词条 | 家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家族分类:【地域文化】 ①旧指同姓的亲属,即大家族。山东境内母权制氏族公社时期、父权制氏族公社时期和私有制时期,分别存在过母系家族、父系家族和包容了若干父系小家族与个体家庭的父系大家族; ②现代民俗学指以夫妻关系与亲子女关系结成的最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的基本单位。其典型是夫妻一代家族和双亲子女两代家族。这两种家族形式也是当代山东普遍存在的形式。 哈尼语称“启布”。系解放前云南哀牢山等地哈尼族对家族公社的称谓。由几户至数十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组成。各户从所属家族分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资历最老的男性长者自动任族长,代表本家族处理族内外一切重要事务。实行家族外婚制,严禁族内通婚。一个自然村寨可由一个家族建立,亦可由几个家族联合组成。 家族和宗族联系密切,家族是由若干具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家庭联结成的,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甘肃人视“五服”以外而具有同宗共祖的血缘群体称为“宗族”。古代甘肃家族制度与宗法制度有时甚至合而为一,这是由于族和宗是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和家庭相伴存在的。我国台湾的文化学家在他们的论著中对宗法制度阐述极多。他们认为,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会的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构的社会制度,通过尊崇共同祖先来维系亲情关系。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权力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应尽的义务。宗法制度是进入阶级社会后逐步完善起来的,宗就是主,为统率之意。世袭的嫡长子称为宗子,宗子有宗主权,而宗主权中最重要的是祭祀权。 ② 家族成员仍然表现着强烈的血缘关系,因此,甘肃村民的心目中表现出强烈的家族意识,无论男女,无论长幼,他们始终用力编织着那张难以剪断的血缘之网,承担着一种无形的义务和责任。在一个家族中,权力掌握在家族长手中,他不但掌管着家族中的公共财产,而且对其他家庭的财产常有干预行为,甚至对个别家庭的财产具有一定的支配权力。特别是在家族中出现矛盾时,家族长发挥着一言九鼎的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