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宿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宿城分类:【传统文化】 在连云港市。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一宿筑城而得名。东晋陶渊明曾登临此山,山上至今尚存“晋将军参军陶靖节先生之祠”的匾额。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山上多激流飞瀑、古树奇峰。由海堤折北上山,很远就能听到声若洪钟的飞瀑,往上可见湍急的水流在怪石参差的潭涧里冲激四溅,再上为名曰“龙宫”的滴水崖,其上源为望而生畏的阎王壁。由保驾山麓登山,两侧陡岩壁立,山间小径宽不足2米,如步青云,故称“天然石门”。山腰有一高15米、直径1.2米的卧龙松,相传为唐代所植,整个下半截自出土即俯卧在地,至7米许忽昂首向上,别有奇趣。 位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东部。传说因唐太宗东征时一宿筑城而竣,故名。实原为防倭营寨,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诸峰林立,环抱如城,山水清幽。清道光帝听了两江总督陶澍对此地山水清幽的描述叹曰:“真世外桃源也!”山多古树奇木、清溪飞瀑,有卧龙松、石门、船山飞瀑诸胜景。陶渊明曾游此,陶澍为此建晋镇军参军陶靖节先生祠。今仅存匾额。宿城西北为万寿山,其西有天成石室――仙人屋,又西有一突兀巨石,上有陶澍“金刚石”大字题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