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速生丰产林工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速生丰产林工程

福建气候温和湿润, 山地丘陵土壤适宜林木快速生长。早在1958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在福建召开的“全国林木丰产流动现场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推广南安、崇安(今武夷山市)、海澄(今龙海市)、福清等4个县营造不同树种速生丰产的经验和在全省营造6.67万公顷速生丰产林的”任务,1959年春,全省营造了速生丰产林3.33万公顷。此后,全省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全省速生用材林基地建设。60年代、70年代营造的速生丰产林偏重于成片纯杉林。进入80年代以后,在总结过去营造速生丰产林“成片杉木偏重纯林,病虫害易于发生,护林防火难度较大,山腰上部林木生长不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调整布局,加强重点”的原则,确定从1981年起,每年营造2万公顷速生丰产林的计划,并要求保证造林质量。1983年, 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又作出了建设133.3万公顷速生丰产商品林的决定。1984年完成了商品林基地的布局规划,规划提出:在全省主要林区的42个县(市)现有中、幼林中划出优良林分66.67万公顷,进行抚育间伐,深翻施肥,提高林分生长量。同时从无林地中选择肥沃和较肥沃的一二类林地,高质量、高标准新造速生丰产林66.67万公顷,要求25年成材,每亩出材量在10立方米以上,争取到本世纪末,全省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年产木材800万—1000万立方米,实行轮伐,永续利用。1986年,林业部和福建省先后制订发布了杉木、马尾松等主要造林树种速生丰产林的标准,对林木种苗质量、林地选择、培育目标、造林工程质量、林木生产期生长量等都规定了统一、明确的指标,这对指导在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中注重林分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1990年,福建省开始在25个县组织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项目造林,基本实现了“造林一片,成林一片,达标一片”的目标, 据1993年底例行年度造林质量的抽样调查,1991年造林的项目幼林(3年生)也100%达到部颁世界银行项目速生丰产林标准,1992、1993年幼林综合达标率分别为95.5%和93%。到1995年已完成世界银行贷款造林一期项目1.16万公顷, 二期项目0.66万公顷。在速生丰产林项目的带动下,全省到1995年已营造以杉木、桉树、马尾松为主的速生用材林59.5万公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