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尊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青铜酒器,多用于祭祀和宴享宾客之用。原为青铜酒器的共称。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大、高颈。也有少数方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时已不多见。还有模拟鸟兽形状的,称为“鸟兽尊”、“龙虎尊”、“象尊”、“四羊方尊”等。当尊专指酒杯时,“尊”又作“樽”。宋苏轼《水调歌头?大江东去》词:“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古代酒器。亦作为盛酒之器的总名。尊又写作“?”、“樽”。作为礼器常用于祭祀或宴飨。据《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尊在先秦时期有六种之分: 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据《周礼?春官》郑玄注: “献读为牺,牺尊饰以翡翠。象尊以象凤皇,或曰以象骨饰之。……著尊者,著略尊也,或曰著尊地无足。壶尊者以壶为尊。……大尊,大古之瓦尊。山尊,山?也”。今存古青铜器中有尊。然据《庄子?天地》: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 又 《淮南子??真训》:“百围之木,斩而为牺尊。” 可知古代的尊亦有木制,故又作“樽”。尊作为专名,是敞口、高颈、圈足的大型盛酒器,常用作祭祀礼器。上面饰有动物形象,所以有牺尊、象尊、龙虎尊等名称。《诗经?鲁颂?轶宫》: “白牡笳刚,牺尊将将。”《周礼?春官?司尊彝》: “其舟献 (即祭祀时第二次献酒),用两象尊。”郑玄注: “或曰,以象首饰钟鼎。”又,尊亦作盛酒之器的总名,凡酒器都可以称尊。陆游《杂感》: “一尊易致葡萄酒,万里难逢鹳鹊楼。” 西周免尊 尊或作共名,或作专名。尊原为青铜酒器的共称,凡酒器均可称尊,青铜酒器常自铭为“尊”。北宋时把形似觚,中部较粗,口侈高颈的容酒器统称为尊;另外,还有一种模拟鸟兽体形的容酒器,统称为鸟兽尊,如鸟尊、羊尊、虎尊、牛尊等。鸟兽尊发现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延续时间较长,从商代到战国均见流行。鸟兽尊是另一类酒器,只是器名与尊相通;后来,尊又专指酒杯,在指酒杯这个意义上,尊又写作“樽”。 西周成王时代青铜酒器。1965年陕西宝鸡出土。器为口圆体方。 口径28.8厘米,高38.8厘米。以兽面纹和蕉叶纹为饰。器内底有铭文12行,122字,内容是周成王五年对其宗小子的一次训诰,谈到武王灭商和武王、成王相继营建成周洛邑以及对武王举行“丰福”祭典的一些情况。可与《尚书?召诰》所记相参证,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 亦作“樽”、“?”。古代盛酒器的共名。《后汉书?章帝纪》:建初七年(82),“岐山得铜器,形似酒?,献之。”铜器铭文常以“尊彝”二字连用。或为专名,特指青铜器中侈口、高颈、似觚而体大的盛酒器,为宋代所定名。商代早期的尊侈口、高颈、广肩、大腹、圈足。殷墟晚期和西周早期盛行觚形尊,体较觚粗大,器腹略为臌出。西周中期出现侈口、缩颈、垂腹、底圈足的。西周晚期的尊较少发现。春秋战国的尊多发现于吴越蔡楚等地区。尊中有一部分造形生动,作鸟兽之形,常见的有象、牛、马、羊、鸟等动物形。如羊尊、龙虎尊、长颈鸟尊等。“百乳彝”是周代盛酒器,器周身饰乳钉纹,共210余个,因此取此名(《宣和博古图》卷八)。尊发展到后来成为瓷制的酒器。如“百鹿尊”,瓷制盛酒器,器大口硕腹,圈足,两侧有对称鹿头以为耳。绘粉彩群鹿纹于遍体,为清乾隆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又如“苹果尊”,也是瓷制酒器。器口,底内缩,无颈,圆腹,形如苹果,故取此名。为清代产品,以青花,釉里红、天蓝釉、霁红釉、窑变釉为常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