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崖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崖寺分类:【地域文化】 又称崖尔寺、梧石沟寺、吾释沟寺、茂家寺,毛家寺等,藏语称“梧石崖尔大讲修法轮洲”。位于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约建于明万历年间。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初由哲蚌寺僧人阿香曼殊室利请求三世达赖授记建成,后因寺院发展,原址不能容,由阿香谢热和哇觉昂索请示五世达赖,迁移至原寺沟沟顶。该寺殿堂均依山崖峭壁而建,自下而上共为6层。第一层称“西角哇”,是会客的地方; 第二层是茶房,背靠陡峭石崖,有瀑布直泻而下,信徒们视其为“圣水”,争相吸饮,以为可以祛病增寿;第三层为该寺主体建筑一大经堂; 第四层是活佛居室,藏语称“宗琼”; 第五层为供奉寺主塑像的殿堂; 第六层是九天圣母殿(吉祥天女殿)。6层殿堂门前建有长廊,各殿堂间以曲径石阶相连,整个建筑别具风格。该寺在60年代期间关闭,1981年重新开放。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开始,集会念大经10天,并有跳羌姆活动。 又称梧石沟寺,藏语称“梧石崖尔大讲修法轮洲”。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约建于明万历年间。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初由哲蚌寺僧人阿香曼殊室利请求三世达赖授记建成,后因寺院发展,原址不能容,由阿香谢热和哇觉昂索请示五世达赖后迁至现址。该寺殿堂均依山崖峭壁而建, 自下而上共6层。第一层是会客之地;第二层是茶房,背靠陡峭石崖,有瀑布直泻而下,信徒们视其为“圣水”,争相吸饮,以为可祛病增寿;第三层为大经堂;第四层为活佛居室;第五层为供奉寺立的殿堂;第六层是吉祥大母殿。各层殿堂之间均有小石阶相连,整个建筑别具风格。寺院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开始,集会念经10天,并有跳欠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