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工具理性批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工具理性批判分类:【文化精萃】 又名《理性的黯然失色》。是霍克海默1944年根据在哥伦比亚大学讲课的讲稿写成的一部著作。它的基本思想是与同时期写作的《启蒙辩证法》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以哲学的语言对启蒙辩证法基本思想的复述。霍克海默曾声称该书的写作是为了考察现代工业社会的合理性概念并以此分析它是否包含着根本上的弱点。在其中霍克海默试图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的瓦解和人性在现代西方社会经历的深刻变化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中进步与倒退的两难处境。霍克海默指出在现代工业中概念的操作价值变成了人的惟一价值。在工业文明中要维持自由、平等、正义等概念而又不堕落为神话似乎是不可能的。启蒙的结果是人遭到启蒙精神的蒙蔽。霍克海默在书中致力于描述招致两难困境的社会与理智的进步,包括人本身在内的每个目的都变成为手段,伴随着技术、知识的增长,人的想像力、人的独立判断力显著地缩减了。启蒙精神在技术工具方面的发展是一个失却人性的过程。进步同时威胁了它要实现的目标-人的思想。本书所具有的基本思想与《启蒙辩证法》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以批判现代工业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为目的,对人与社会未来发展的展望都带有悲观主义色彩。《工具理性批判》与《启蒙辩证法》共同奠定了法兰克福学派战后理论发展的基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