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试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七试士

分类:【地域文化】

桑耶寺建成后,立即着手筹备建立僧伽组织。据《贤者嘉宴》所载:“桑耶寺落成后,七人出家。以超岩寺(指印度本土的古刹)说一切有部比丘十三人为轨范师,于羊年(779年)二月初八日在扎玛宫以菩提萨捶(指寂护)为堪布,举行仪式,其时,师承各尊均见于桑耶寺壁画之上。”该书还列了第一批学习梵文的青年学者名单,并指出其中被赞普选择了巴?赤色(sba-khri-gzigs)率先出家为僧,赐名拜扬,国王对他十分喜爱,顶礼其足,称之为藏中大宝,梵文名“若特那”(ratna)。实际上,他是第一个出家的藏人。接着又遴选了6名聪俊青年,剃度出家,一切均按照佛教(小乘,说一切有部)的戒律规定进行。以上这7人被称为“七试士”(sad-mi-mi-bdun),意思是“七个试行出家的人”,也有解释为“七位获得了觉悟的人”,要试一试他们是否真正具有接受佛教教义的根器。

这7人的名单在几本书中并不完全一致。据《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

(1)巴?桑布之子若特那(即后来有名的巴?拜扬,他是汉裔);

(2)秦?阿努之子释迦扎巴;

(3)巴郭?若之子毗庐杂那(此人即后来著名的译师、法师“遍照”,在《王后遣教》一书中有他详细的传记);

(4)恩兰?杰瓦乔扬;

(5)玛?仁钦乔;

(6)昆?路易旺布(这是萨迦昆氏家族中最早的人物,也有的书认为他不在七人之中);

(7)藏?来珠。

七人僧团的建立,标志着藏人有了自己的僧伽组织,此组织就像撒下的种子一样,迅速滋蔓。不久,就在同一年里,即公元779年,在桑耶寺内以赞普长妃没庐氏为首,包括赞普姨悉南囊氏在内,100多名妇女出家为尼。在敦煌遗书伯?4646号《顿悟大乘正理决》序中,有详尽的描写:“厥兹蕃国,俗扇邪风;佛教无传,禅宗莫测奥。我圣神赞普,夙植善本,顿悟真筌,……于五天竺国语婆罗门僧等三十人,于大唐国请汉僧大禅师摩诃衍等三人,同会净域,手说真宗,我大师密授禅门,明标法印,皇后没庐氏,一自虔诚,划然开悟,剃除绀发,披挂缁衣,朗戒珠于情田,洞禅宗于定水。虽莲花不染,尤未足为喻也。善能为方便,化诱生灵,常为赞普姨母悉囊南氏及诸大臣夫人三十余人,说大乘法,皆一时出家矣!”没庐氏取法名“菩提主”,这位皇后赞普还向昌珠寺献了一口大钟,钟铭明确了她的名字与身份。巴?拜扬接任了桑耶寺堪布(mkha-po)职务,他是藏人青年出家。出家学佛,成为当时很时髦的风尚。这可以说是赤松德赞普建立和推广佛教的一个重要步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