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鲁特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布鲁特分类:【传统文化】 古族名。准噶尔语音译,意为“高山居民”、“高原人”。清代对柯尔克孜族的称谓。最初住在叶尼塞河上游。秦汉时称为坚昆或隔昆,隋唐时称契骨、纥骨,黠戛斯,元明时亦称吉利吉思或乞儿吉思,主要活动地区已从叶尼塞河上游逐渐转移至西部天山地区。清初被称为布鲁特,分东、西两部:天山以北称为东布鲁特, 天山以南称为西布鲁特。曾受近邻准噶尔部的侵扰或统治达七十年之久。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军最后平定准噶尔,东布鲁特附清:西布鲁特于协助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木之乱后, 大部归附清朝, 小部分则随清军东迁到黑龙江一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