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四运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54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于1919年1月起召开“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参加国无理拒绝中国提出的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的要求,还规定要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让给日本。而北洋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5月4日,数千北京学生集会于天安门前,举行游行示威,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游行队伍火烧了曹汝霖住宅赵家楼,痛打了章宗祥。北洋政府派军警武装镇压。5日,北京学生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天津、上海等地学生也进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6月3日,北洋政府又大肆逮捕北京学生数千人,激起举国民众更大愤慨,上海、南京、天津等许多地方工人举行政治大罢工,商人举行罢市。6月10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撤销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职务。28日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开辟了民主革命的新纪元。 083 五四运动见10254条。 五四运动Wusi yundong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和国内新的社会力量生长、发展的历史条件下,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加紧侵略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残民统治,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翌年1月,27个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拟定对战败国的和约,实际上是一个由美、英、法三国操纵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向和会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七项希望条件和废除“二十一条”、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侵占的各项权利等要求,遭到与会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4月30日,和会操纵者在邀请日本参加,拒绝中国代表出席的情况下,议定了和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益全部让予日本。从2月初巴黎和会开始讨论山东问题,各阶层人民“保持国权”的活动就已展开。巴黎和会的严酷事实,使中国人民打消了对帝国主义宣扬的“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认识到必须自己站起来“直接解决”。5月1、2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出后,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便在北京爆发了。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北京高师、汇文大学等13所学校的3000多学生,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他们手执小旗,高呼口号,发表宣言,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惩办亲日卖国官员交通总长曹汝霖、驻日公使章宗祥、币制局总裁陆宗舆。集会讲演后, 举行游行示威, 火烧了赵家楼胡同曹汝霖住宅, 痛打了正在曹宅的章宗祥。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 捕去32人。5日,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实行总罢课。6日,成立了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学生们结成“救国十人团”, 开展讲演、抵制日货活动, 并组织护鲁义勇队,进行军事训练。军阀政府一面为曹汝霖等开脱罪责,一面诬蔑学生爱国行动是“纵火伤人”,“举动越轨”,声言要对学生进行制裁。6月3、4两日,反动政府对上街讲演的学生实行大逮捕, 捕去学生近千人。从北京开始的爱国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天津、济南、太原、上海、武汉、长沙、广州、南京等地的学生, 纷纷举行罢课、集会、示威游行, 开展讲演、抵制日货等活动。许多城市召开了各界人士参加的国民大会, 声援学生爱国行动。军阀政府对北京学生的大逮捕, 进一步激怒了全国人民。6月5日以后, 运动进入新的阶段, 由开始时主要是知识分子的运动, 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 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群众爱国运动。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移到上海。6月5日, 上海工人阶级为营救被捕学生,“格政府之心, 救灭亡之祸”, 开始罢工。商人也在“罢市救国”的口号下, 开始罢市。在此以前,2万多中等以上学校学生已经罢课。这样, 就在中国工业中心上海实现了 “三罢”。从上海开始的“三罢”斗争很快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造成了巨大威胁。北京军阀政府被迫于6月10日免去曹、章、陆三人的职务。6月28日和约签字之日,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和在和约上签字。至此, 五四运动实现了惩办卖国贼和拒签和约两个直接斗争目标而告一段落。五四运动表现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精神; 运动中, 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十月革命后中国出现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起了骨干作用。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爱国政治运动, 又是一次文化运动,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前者,从5月4日到28日,共56天。作为后者,则从1915年9月新文化运动兴起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共5年零10个月。五四新文化运动,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 哺育了一代杰出人物, 包括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后来做出重大贡献的文学家、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以后, 中国革命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了。 北京学生在天安 门前游行 五四运动Wusiyundong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民主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19年1月战胜国美、苏、法、意、日等27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的世界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4月下旬,和会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这个消息在中国人民中、首先是在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等13所大专学校学生3 000余人,冲破教育部代表和军警官吏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高呼“还我青岛”、“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惩办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和驻日公使章宗祥。示威群众火烧了曹汝霖住宅,痛打了藏在曹宅的章宗祥。北洋军阀政府派军警镇压,逮捕示威群众32人。5日,北京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实行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在法国、日本等国的留学生及南洋华侨学生也开展了爱国运动。6月3日与4日北洋军阀政府继续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激起全国各界的更大愤怒。6月5日,上海8万多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支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全国20多个省,150多个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先后罢工、罢课、罢市。至此,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从开始时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运动,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运动的中心也从北京移到了上海。北洋军阀政府在强大的群众运动压力下,于6月6—7两日全部释放了被捕的学生,10日撤销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职务。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五四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由于有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指导和工人阶级的有力支持。它表现出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并与中国实际逐步结合,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革命也从此由旧民主主义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促进了革命知识分子与产业工人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并在全国舆论压力下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4月下旬,操纵和会的各帝国主义国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日本,中国政府却准备在条约上签字。这在中国人民首先是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强烈的愤慨。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13所大专学校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下示威游行,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军阀政府捕去32名学生。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6月3日后,政府捕去学生千余人,激起人民更大反抗,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从5日起,上海15万工人先后罢工,商人罢市。唐山、长辛店、九江等地工人举行了政治罢工,天津、津浦铁路等处工人也酝酿罢工。以工人为主体、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斗争迅速发展,使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感到恐慌。6月间,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三人职务,并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又是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思想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乃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阶段的标志。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和国内工人阶级壮大的条件下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会议无理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的正义要求,反而决定由日本接收原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数千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遭到北京政府镇压。全国各地学生纷纷响应,举行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6月3至4日,北京政府逮捕大批北京爱国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上海、南京、天津、武汉等20多个省、150多个城市的工人、学生、商人先后罢工、罢课、罢市。至此,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即从开始时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革命运动,发展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终于迫使北京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在此以前兴起的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10多所学校的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卖国政策,32名学生被捕。5日,北京专科以上学校总罢课。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7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19日,北京学生再次总罢课。6月3日、4日北洋政府再次出动军警镇压学生运动,逮捕学生800多名。5日,上海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很快学生爱国运动扩展到全国20多个省、120多个城市。6日、7日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10日罢免3名有关官员,退出巴黎和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