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幌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幌子

分类:【中国民俗】

又名 “望子” 。旧时商业习俗。店铺门首悬挂幌子作为商店的招牌,用以标志经营的性质。大致可分为 “文字幌” 、“形象幌” 、“实物幌” 、“象征幌”四类。“文字幌” 有用木板制成的,也有竿头悬一布帘的,上面写字,字少而精,如酱菜铺写一 “酱”字,酒店写一 “酒” 字,当铺写个“当” 字,裁缝铺写 “成衣” ,理发店写 “整容” 等。也有字数稍多的,如接生婆写“快马轻骑,某氏收洗”,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形象幌” 用上商品的模型作 “幌子” ,卖药的画片膏药,卖剪刀的画一把大剪刀,卖烟叶的檐下悬个木制的大烟袋。“实物幌” 是卖什么,挂什么,卖麻的门前挂几缕麻,卖线的挂几撮线,草料铺则用竹竿冲天缚一束稻草。“象征幌”是用物件的形象作为店铺性质的象征,如小客店悬挂一个柳条笊篱或一盏灯笼,颜料店挂彩色木棍,寿衣店门前摆一只大黑靴子模型。幌子不仅显示商店经营的性质,也可区别商店的等级和民族,如饭店的幌子是个挂满布条的罗圈,大饭店挂三个,小饭店则只挂一个。罗圈下缀红布条的是汉族,缀蓝布条的则是回族。幌子还可区别商品是专营或是兼营。卖麻的和卖线的,若挂数缕则是专营,只挂一缕是兼营。烟袋铺门前只摆乌木条的表示专卖烟袋杆,摆个大烟袋表示出售烟锅、烟嘴、烟杆等全部零件。旧社会中国的文盲占人口的多数,店铺用幌子作招牌,大大便利了不识字的群众,起到了推销商品的作用。解放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幌子已退出了商业宣传阵地,但现代商店橱窗陈列的商品实物、电动模型及理发店门前的三色斜条纹玻璃转动圆柱等,也可说是幌子风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