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苦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苦夷

分类:【地域文化】

族名及地名。亦称苦兀。系明代对今库页岛及其土著部族的称呼。即唐代之“窟说”,元代之“骨嵬”,清代之“库页”、“库叶”或“库野”。主要分布于库页岛南部雅丹、达里堪地区的郭多河、萨哈克努楚河、音格绳河、塔塔玛河、德必河、博和毕河沿岸。据记载,其人“身多毛,头带熊皮,身衣花布”,使用木弓,矢尺余,涂毒于镞,中必死。男则剃发,去前之发而蓄其后,长至肩即截去;妇女幼时,即以针刺唇,用烟煤涂之。永乐年间,明设奴儿干都司,亦失哈等前往招抚,使其臣服纳贡。清代也受招抚,清朝在当地设乡长姓长以统之。近世国外学者称库页人为阿伊努人,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是,全身毛被发达,脸部胡须极多;保留母系制的家庭制度;单音节的语言结构等。或被认为近似印度尼西亚各族。

明代野人女真的一支。又作苦兀。唐称窟说,元曰骨嵬,后作库页、库野等。居库页岛塔他玛山西麓、郭多和河、博和毕河、音格绳河、塔塔玛河、德必河、萨哈林、如烈河、楚克津河诸河流域。明代隶奴儿干都司囊哈儿卫。其社会尚滞留于母系氏族发展阶段,妇女地位较高,女多男少,故又名女国。其人多毛,故又称毛人。早婚,女生,先定以狗,10岁娶。亲死,刳肠胃,行三年祭。男发剃顶心,以前发蓄其后,长至肩即截去,习穿熊皮、鱼皮,草笠布衣,缀红布?字于肩背,性勇悍好斗,出必携刃。妇女幼时刺唇,胭涂为饰。部无君长,守信质直。明永乐十一年(1413),宣德八年(1433),《敕修奴尔干永宁寺记》、 《重修永宁寺记》碑,均有其人的记载。清时设姓长、乡长统之。语言单音节,近印度尼西亚各族。邻族有费雅喀、鄂伦春、赫哲、吓夷等。后金天命二年(1617),努尔哈赤发兵征讨,皇太极时皆内附,部分隶旗籍成为满族共同体组成部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