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东龙舟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东龙舟赛分类:【传统文化】 广东龙舟竞渡,在当年有所谓“扒龙艇”、“扒龙船”、“扒大标”等三种。凡7人或13人为一艇的竞赛者,称为扒龙艇,扒龙船则船身长10余丈,上面错杂插起罗伞、牙旗、锦标,配合着龙鼓、大锣,划手一式鲜明衣着。船头有人手执小旗背立,以挥旗动作指导划手,如乐队的指挥。艄公手操长桨,亦立而不坐。龙船整体色彩灿烂,金鼓交鸣,节奏齐一,动作有序。当时民间称之为“看龙”。亦称为“扒龙船”。有别于扒龙船而以竞赛为主的则称为“扒大标”。 扒大标亦称为“扒通天埠”。扒通天埠之“埠”字是有来历的。屈天均在《广东新语》记当年斗龙舟一文中说:“凡出龙船之所曰‘埠’。斗得全胜还埠,则广召亲朋宴饮。其埠必年丰人乐,贸易以饶云。”所以欢迎远近各村参加竞赛,名为“通天埠”,是很适当的。“扒通天埠”亦颇有古意。 扒通天埠在举行活动之前,选定江身无急流漩涡且直而不弯的地点做比赛场,然后定出距离。当年扒通天埠,每年的起点在天宁南路芝兰街口,上行至白沙滩龙母庙,转弯下行到阅江楼前。在起止两端的江中插一枝大竹,挂上红花球为界。斗时每次两船角胜,第一日称为初场,胜三回者可以参加次日的二场竞争;次日胜两回者与首日的所胜三回相加,称为“五胜”,可以进入第三日比赛。由此获得的冠军称为“三场最”。享受头标、鼓乐、簪花、挂红的种种荣耀。笔者记忆当年,扒通天埠获得冠军的多为金利和广利的龙舟。 扒通天埠冠军的奖品,应有罗伞一个。罗伞之外就有高标若干枝,标上以纸剪金字贴上“破浪先登”,“勇冠群雄”类的字句。此外又必然有全体大烧猪三只,各重百余斤,给头奖、二、三名。见1994年4月6日《西江日报》梁剑波文。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