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庙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祭祀建筑。它大体可分为三种:一是祭祀山川、神灵的庙,以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神庙最著名,另有大量源于民间各种宗教与习俗的祭祀建筑,如城隍庙、土地庙、龙王庙、财神庙等;二是祭祀祖先的庙,帝王诸侯奉祀祖先的建筑称为宗庙与太庙,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为宗祠与家庙;三是奉祀圣贤的庙,如奉祀孔子的孔庙(文庙)、奉祀关羽的关帝庙(武庙)、奉祀诸葛亮的武侯祠、奉祀岳飞的岳王庙等,奉祀的对象多为名臣、先贤、义士、节烈等。 辽宁民间大型寺庙较少,通常数十村,甚至一县境内,才有两三处。从前建庙时,或由豪绅出资,或由僧人募集,或由村民捐助。寺庙竣工,凡出资者,皆张贴名单示谢。 土地庙,村村皆有,较大村落往往两三座。多设在村头或路边。因其形体袖珍,高宽米余,人称小庙儿。庙内供“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从前,村中遇有丧事,停丧期间,丧家每日中午晨昏,都来庙前行送浆水之礼。出殡前日午后,还要组成庞大队伍来土地庙为亡者送行。 遇有旱年,村民祈雨,涝年祷晴,灾年求福,丰年酬神,为家人消灾祛病诸事,都到土地庙前行礼上香敬供。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兴“破四旧”,全省境内的小庙儿皆被砸毁,无一幸存。后来,极个别山区复见小庙独立,却远不及昔日光景。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