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征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征知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的认识论用语。《荀子?正名》:“心有征知”。征,验证。征知即谓思维器官“心”具有对感性认识进行辨别验证的能力。荀子认为,在认识过程中,“心”的作用高于感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荀子?天论》),如果心不进行活动,就不能有认识,“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雷鼓在侧而不闻”(《荀子?解蔽》),强调了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荀子也指出,征知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与薄其类然后可也”(《荀子?正名》)。即心必须依靠感官迫近接触客观对象获得感性认识才能进行征知。荀子把认识活动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过程,并指出“缘天官”(《荀子?正名》)“当薄其类”与“心有征知”既有不同的作用,又相互联系依赖,特别是强调心的“征知”作用的重要性,克服了经验论的局限,把古代唯物主义认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