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徽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徽州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州名。即今安徽歙县。本歙州,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名。郊区山多田少,产粮有限,茶叶、杉木、漆、竹等经济作物广为种植。工商业较发达。造纸、墨砚制造、丝织为主要手工业部门。所产纸张一幅长达50尺,匀薄如一;歙砚石质坚劲,发墨效能好;大龙凤墨常充贡品,皆驰名一时。纸、茶、木、竹多沿新安江下运两浙各地,皖南商品亦经此下运。文风兴盛,文人较多,理宗朝宰相程元凤、南宋学者罗愿即出生于此。 随着茶叶贸易的扩大,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婺源一地所产的茶叶已不能满足婺商的需求,婺商中不仅有行商与坐贾之分,他们还兼营祁门红茶,到邻近的休宁等地收购绿茶,在屯溪等地设立茶庄,如“胡德礼,字步青,婺之高安人……少家贫,稍长念父家累难支,请往景德镇学瓷工,比及三年,工赀函寄供养,嗣父召归襄理茶务,渐臻小康”;程广富“贾于苏……自归家就近业茶,渐致赢余”;“余文艺,字瑞田……尝至休西货茶”;“汪庆澜,字位三……货茶祁门”。五口通商后,婺商在徽州各县的茶号收购毛茶,按照洋茶庄规格加工成箱茶外运,手工制茶由师傅领头,于是出现茶帮,婺源帮与歙县帮、屯溪帮、祁门帮并驾齐驱,驰骋商场。 此外,由于婺绿(茶)声名的远播,婺源的茶种也传到了国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