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怨歌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怨歌行分类:【传统文化】 一作《怨诗》,又名《团扇歌》,西汉班婕好(约前48―约前6)作。班婕妤为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祖姑,扶风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据徐陵《玉台新咏序》载,班氏少有才名,汉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后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居长信宫,作赋自伤,并为怨诗。“怨诗” 即是《怨歌行》,是一首咏扇子诗,五言十句。全诗字字言扇,句句不离扇: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如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置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但联系作者的经历、身世,此诗实际是借咏扇子而自伤身世和遭遇。诗中写扇子为 “君”所用至 “恩情中道绝”,也写出了自己从受宠至失宠的经历,写出了封建社会中一个被玩弄而遭遗弃的妇女形象,秋扇见捐的比喻概括了封建社会中受损害受污辱的千千万万妇女的悲惨命运,因而成了历代诗人经常引用的典故。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 《诗品》 中说,此诗“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确是一语中的的评价。 乐府诗。始见《玉台新咏》,题为班婕妤作。《乐府诗集》载入《相和歌辞?瑟调曲》。李善注《文选》引《歌录》云:“《怨歌行》古辞。”今人逯饮立《汉诗别裁》断为魏代高等伶人所作。此诗为完整的五言诗,以扇喻人。扇动而发微风,以减酷热,故出入于人怀袖中“出入君怀袖,动摇发微风”,及夏去秋来,炎暑已去,“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不复关顾。批判了男权社会中视妇女为玩物的不合理现象。此诗为咏物诗,咏物诗有寄托象征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诗人的主观情感。青春少女,为人所宠,一旦色衰,弃如弊屣,有如此扇,钟嵘《诗品》认为“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张玉焚《古诗赏析》说:“此通首用比诗也。前六总言纨扇之盛:首二质之美,三四制之工,五六当时用事也。点逗‘君’字,写得旖旎。 后四转到恐扇之衰,从秋 夺热,引入捐弃情绝,隐起赵氏;而仍意婉音和,不流噍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