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礼历代通行的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合为5礼;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按其身份等级相见、觐见,及吉、凶所行礼亦称为5礼。《尚书·皋陶谟》: “天秩有礼,自我5礼有庸哉。”周秉钧注: “五礼:郑玄曰: ‘天子也,诸侯也,卿大夫也,士也,庶民也。” 《隋书·礼仪志》: “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5礼。” 五礼中国古代王朝治政的最基本五种礼仪的统称,即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古人把祭祀的事作为吉礼,冠婚的事作为嘉礼,有关宾客的事作为宾礼,军旅的事作为军礼,丧葬的事作为凶礼。古人认为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因而吉礼被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对象有天地、祖先、日月星辰、山川河渎、社稷、高禖、先农、农蚕、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等。嘉礼内容比较复杂,有冠婚、燕飨、饮食、宾射、脤膰、贺庆等礼仪。宾礼指天子对诸侯接见的礼仪以及各诸侯之间的聘问、会盟等。军礼主要是指战事和各诸侯国可以拥有兵力的限制规定。此外,围猎、筑城、划定疆界等也属军礼。凶礼是丧葬之礼,但又不单指丧葬,也包括对天灾人祸 (如饥馑、水旱、战败、寇乱等) 的哀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