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打春仪式歌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打春仪式歌

分类:【风俗文化】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每年春节前后立春是个重要节俗,有行春、打春、拜春等习俗。每逢立春,要举行迎春仪式,行打春之举,以敦促农民从事春耕,旧时民间有购芒神春牛亭子,置于堂屋。历书上也有芒神春牛图,争取丰收。这种习俗已逐渐演变为一种官方活动,打春即打春牛,立春日即纸扎一春牛,放在固定地点,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县官乘轿,携地方士绅及文武官员,排列仪仗拥着春牛至郊外社稷坛,有报春官前来报春:“县太爷春到了!”县官下轿,向东立拜,然后拈香祭拜。拜毕县官换便装,足穿薄鞋,头戴斗笠,手执牛鞭,先打春牛,每打一下,由执事人口唱打春牛歌诀:

一打春牛头,

二打春牛背,

三打春牛腹,

四打春牛四季平安,

五打春牛五谷丰收。

然后再下田扶犁鞭牛,耕田三匝即打春礼仪结束,进坛设宴,并饮春酒,至午后打道回府。此俗来源久远,据清?顾禄《清嘉禄》载:苏州行春之仪,在娄门外柳仙堂。宋?高承《事物纪原》中记载:“周公始制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之早晚。”周至今起码已有三千年历史。一说“吴中立春前一日,迎芒神出土牛。”当时还是动物崇拜的遗迹,民间一向以牛为神,那时还不是纸扎牛,而是土塑牛,“观者如市,男妇争以手摸春牛,谓占新岁造化。并有民谚云:“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著。”开始只是“行春”,汉晋以后才有“打春”之仪,“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谓之“打春”。这可能是人由动物崇拜,进步到征服野兽伺养家畜,牛便成了祭祀物。根据明?袁宏道“迎春歌”记载:行春日盛况空前,歌云:“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碾水穿香度。铙吹拍拍走烟

,炫服靓?十万人。罗额鲜明粉沮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印如斗,前列长官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舟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哑?大鼓。金蟒缠身神鬼?,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碎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垂髫淡淡?。拾得春条掌姐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独有闭门袁大令,尘拥书床生纲丝。”

打春习俗到抗日战争时才逐渐消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