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扛引魂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扛引魂幡

分类:【中国民俗】

“招魂幡”也称“引魂幡”,是民间用刚刚折下的柳木棍或竹木棍做成的。竹(木)棍长约7尺,棍头上端挑一冠状华盖,外飘彩带纸幡,下垂罩有素网的条幅。幅上写“已故××之灵魂”。民国初年,在洛阳一带,条幅上多书“民国已故×公(或“×母”),讳××(或“×太君”)之灵魂”;淅川一带则写以“普庵接行,共和故亡人王公讳(或老儒人)生于×年×月×日,故于×年×月×日,享年××岁,童子引路,英灵临天,成神成仙,大吉大利”等。招魂幡上仅有白条幅的,表示亡者生前只有儿子;幡上加上红纸条的,则表示已有了孙子;如加上了绿纸条就是有了曾孙子;幡上纸条五色缤纷者,说明亡者生前已是五世同堂的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及20世纪50年代初,民间俗以为,扛引魂幡者,应是亡者财产和宗祧的主要继承人。所以送殡时招魂幡一般要由长子或长孙来扛。若长子之子年龄小于次子之子,一般也应由长子之子扛幡。但有的次子之子年长,势又大,往往与长子之子争夺扛幡权利。若死者无财产可继承,怕负担殡葬费用而相互推脱扛幡者亦有之。若亡者无子,则由过继子或上门女婿扛幡。若无继承者,就把幡与老盆放在棺柩之上抬至坟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有的将招魂幡改用花圈,抱灵牌也变为手捧亡者的像框。但引魂幡或引魂幡的替代品,仍然在乡村起着财产和宗祧继承见证的作用,如花圈,若一个花圈,就由其长子、长孙捧拿。若有数个,则长子拿大的,其余兄弟晚辈拿小的。合作化后,为争夺扛幡权利的事已很少见。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政府颁布了《继承法》,女儿继承权也得到了明确,但民间子女为招魂幡而发生争执的又见增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