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披帛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披帛

分类:【传统文化】

妇女服饰。始于秦代,以缣帛制成。汉代用罗。其制不详。北朝石刻伎乐身上有服披帛者。但披帛在普通生活中应用,当起于隋代,盛行于唐代。一般应用长状巾子披搭于肩上,旋绕于手肩间。材料通用薄质纱罗,上面或印花,或加泥金银绘画。唐代绘画及陶俑中可见其形制。有把披帛一端打一结扣,固定于半臂缨带间者。据《中华古今注》,披帛又有奉圣巾、续寿巾、续圣巾之名。《文献通考》载:“隋文帝开皇中,房陵王勇之在东宫及宜阳公王世积家,妇人所服领巾,制同槊幡。”

亦称“画帛”、“披巾”、“披带”。是古代贵族妇女披于肩上的一种装饰。《二仪实彖》云:“三代无帔说,秦有披帛以缣帛为之,汉即以罗,晋永嘉中制缝晕帔子,是披帛始于秦,帔始于晋也。”秦时始有 “披帛”,通常以缣帛为之,汉以后多以画有图案的轻薄罗纱制成。晋朝出现的帔子,实际与秦时的披帛是同类,只是叫法不同,在色彩、,纹饰上则更为艳丽。披帛一般有两种形制:一种布幅较宽,长度较短,形状似巾。一种布幅较窄,而长度增加,形状似带。同时披搭在肩上,两边缠绕于双臂之间,走起路来,随手臂的摆动而飘曳,非常美观,是宫中及贵族妇女喜爱的饰物。隋唐以后,披帛愈加盛行,据《中华古今注》载: “开元中,诏令二十七世妇及宝林、御女、良人等寻常宴参侍,令披画披帛,至今然矣。”一些诗词对此也有具体的描写。如梁简文帝《倡妇怒情诗》: “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元稹《会真》: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披帛作为贵族妇女的盛妆沿至宋、元,民间士庶女子只能用无图纹的 “直披”。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