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放鹤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放鹤亭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园林建筑。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山顶。由北宋张天骥于元丰元年(1078)春所建。张天骥,号云龙山人,隐居此山驯养两只仙鹤,清晨放出觅食,傍晚招回。时苏轼知徐州,常率宾客与天骥交游,结为好友,特为之作《放鹤亭记》,对云龙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仙鹤悠闲清散的神态作了生动描绘,成为传世名作,放鹤亭亦随之闻名。云龙山冈岭四合,宛然如环而独阙其西,放鹤亭即补景其间,适当其缺,收环顾山色、俯仰景变之妙。原亭已毁,现存放鹤亭为明嘉靖十一年(1532)在原址重建。“放鹤亭”匾额,系今人摹苏轼手迹重写。放鹤亭南有招鹤亭,两亭之间有井名饮鹤泉。亦为明代遗迹。

在杭州西湖孤山北麓,为纪念北宋著名诗人林逋而建。相传林逋所养的两只鹤在客人来访时能给出门在外的主人报信。林逋死后,其鹤不思饮食,在林逋墓地哀哀飞鸣数日而死。故孤山林逋墓旁筑有鹤冢一座。元代陈子安又在林逋放鹤之处修建放鹤亭。现存建筑系1915年重建,台基高敞,亭阁巍峨,亭外有宽大的露天平台,四周围以石栏,雕刻精细。亭内壁有清康熙皇帝临摹董其昌书南朝文学家鲍照的《舞鹤赋》石刻,亭周遍植梅花,为西湖赏梅胜地。

位于孤山北麓岁寒岩下。为纪念北宋诗人林逋所建。林逋在孤山结庐隐居二十多年,终身不娶,亦不仕,唯以种梅养鹤为乐,人谓之“梅妻鹤子”。卒谥和靖,葬于孤山。元至元间,余谦葺其墓,植梅数百,构梅亭,郡人陈子安持一鹤,放之孤山,后并废,墓亦在元初被胡僧杨琏真伽掘毁。明成化中,郡守李端重修其墓。嘉靖中,钱塘令王馕重建放鹤亭,陈继儒有《重修放鹤亭记》。今亭为近年重修,亭壁有清康熙临明董其昌所书鲍照《舞鹤赋》石刻。林逋淡于名利,节介素为士林所重,诗名亦高,其五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最为人称道。明吴鼎芳《和靖祠前晚坐》即有“梅花无复主,曾有暗香浮”之叹。

位于云龙山巅。北宋元丰、元钓年间彭城隐士张天骥建。张自号云龙山人,居云龙山西麓黄茅冈,躬耕自资,奉养老母,养有双鹤,朝放暮归,闲适自娱。苏轼知徐州,常率宾客僚属在亭中饮酒,与张成为挚友,并撰著名散文《放鹤亭记》载述其事。亭屡废屡建。现放鹤亭坐东向西,砖木结构,飞檐丹柱,前有平台,环以廊柱,系1949年后在清代遗构基础上重建。亭南20米有招鹤亭,因《放鹤亭记》中有招鹤歌而得名。亦为砖木结构,檐角上挑.远神欲飞。两亭之间有石佛井,深25.74米,传说与东海相通。明天启三年(1623),徐州户部分司主事张璇,改井名为饮鹤泉。泉水清冽甘美,苏轼《游张山人园》诗云:“闻道君家好井水,归轩乞将满瓶回。”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