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谷

上古时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一词,大概出于春秋时期,最早见于记载的是《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五谷历来所指不一,《范子计然》曰: 麦、稻、麻、菽、禾。《周礼·天官》“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 “五谷,麻、黍、稷、麦、豆也”。赵岐注《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为稻、黍、稷、麦、菽。王逸注《楚辞·大招》“五谷六仞”为稻、稷、麦、豆、麻。王冰注 《素问》“五谷为养”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韦昭注 《素问·金匮真言论》为麦、黍、稷、粟、菽。佛教密宗修法时亦用“五谷”之名,有两说:一指稻谷、大麦、小麦、绿豆、白芥子; 一指大麦、小麦、稻谷、小豆、胡麻。

五谷five cereals,food grains

五种谷物的合称。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通用“五谷”一词。如《论语·微子》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孟子·滕文公上》中的“五谷熟而民人育”。但五谷所指不一,一种说法包括黍、稷、豆、麦、麻;一种说法包括黍、稷、豆、麦、稻。前者有麻无稻;后者有稻无麻。说明在不同地区“五谷”中包括的作物是不同的。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

五谷

先秦及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出产的主要谷物。汉代人对五谷有不同的解释,概括起来主要有禾、黍、麦、稻、菽、麻六种。秦汉之际,关中地区的农作物品种虽未超出前代范围,但各类作物之间的比重,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即麦和稻的种植更为普遍,在各类作物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特别是麦的品种大为增加。记载关中农业生产的《氾胜之书》中,已有大麦与小麦、“旋麦”(春麦)与“宿麦”(冬麦)之分。稻的优良品种如粳稻之类,也经常受到文人的赞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