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文殊――智满法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文殊――智满法身

分类:【风俗文化】

文殊菩萨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左胁近侍。文殊的梵文全称是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以智慧辩才为大菩萨中第一,故尊号为“大智文殊”。据《佛教造像法》 记载: “释迦佛灭度后450年……文殊于尼拘树下,结跏趺坐,人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中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时有八大王,在金刚山顶起塔供养文殊琉璃像。”

文殊菩萨的多个形象中最典型的是女相: 端骑狮背,两耳垂肩,双目平视,右手执金刚宝剑,左手托梵箧。此形象代表着其法门之锐利。右手的金刚宝剑,表示要斩断一切众生的烦恼; 左手的经书,显示其智慧辩才第一;所骑雄狮四蹄蹬地,昂首竖耳,呈吼叫状,象征着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唐代之前的文殊像颇似美丈夫,唇上常画有蝌蚪形小胡子。据《佛教造像法》记载:“头顶梳一高髻,肩头有披发,戴五股宝冠,象征五佛、五智。面相为天男相,极为端严慈和,耳间有耳饰,宝带垂于耳侧。天衣,珠宝璎珞及飘带严饰其身。”但宋代之后,胡子消失了,文殊的面容愈发清秀脱俗,日趋女性化。

文殊的具体形象包括很多种,如僧形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六髻文殊、八髻文殊、黄文殊、白文殊等。

僧形文殊: 是释迦佛弘法时的文殊本相,此像为头陀发,发成卷曲形,有络腮胡子及髭。

一髻文殊: 头顶一髻高耸,戴宝冠或五佛冠。《造像量度经续补》云:“发攒高八指,顶尖宝严二指。面形以鸟卵,具喜悦慈爱之容。目长三指,宽分一指,如莲花瓣,取长四指。两髀枢外边相去十九指,天男相无髭。服饰同报身佛像,而轻健,以华粑为络腋焉。”

五髻文殊: 《大日经》一云: “次至茅三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郁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莲花,上表金刚印,慈颜遍微笑,坐于白莲台。”

六髻文殊其形象为金色童子形,头戴结有六个发髻的天冠,结跏趺坐于莲台上,两手置于胸前,左手仰掌向上,右手掌向下与左手掌相对,呈转法轮印。

八髻文殊的形象为童子形,头上结八个发髻,金身,结跏趺于狮子王座上,右手持智慧剑,左手执青莲花,花上立一柄智杵。

黄文殊: 密教所奉文殊之一,身黄色,一面二臂,左手以普通吉祥印持一青莲花,花上有经卷,右手持剑上举。

白文殊: 藏密所奉文殊之一,一面二臂,头戴天冠披发,身面白色,手印法器同黄文殊,骑青毛狮子。

文殊雕像中,还有一种奇特的千手千臂千钵文殊菩萨,属密宗造像。只见文殊正面有三头六臂,身后由多达千只以上的一圈圈手臂组成相轮,每只手中都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又都端坐着一尊体量较小的释迦佛,故此名为“千手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