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日本火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日本火葬分类:【文化精萃】 火葬习俗随佛教传入日本,初时主要为僧侣采用。《续日本纪》中文武四年(700)元兴寺僧道昭的火葬为日本火葬的开始。702年持统天皇在飞鸟冈火葬为天皇火葬初始。奈良时代,火葬在贵族和僧侣中普及,兵士和壮丁等也都实行火葬。平安时代无论贵族和庶民,都盛行火葬,各地设火葬场,称“三昧所”。平安中期以后,兴起将骨灰移放于寺中的风气,进而出现兴造安放骨灰的石造墓塔现象。江户时代因受儒教影响,将军和大名等多采用土葬,有的藩主同时连庶民也禁止火葬。明治维新后(1873)太政官宣布禁止火葬。但第三年解除禁令。之后随着火葬再次普及,各地广泛设置灵堂、骨灰堂,供人们安放死者遗骨。即便采用土葬的地方,也不乏将死者头发、牙齿、指甲等作为遗骨安放于灵堂者。现在,由于墓地越来越紧张,原来流行土葬的地方也改为火葬,有的地方自治组织甚至发布条例,禁止土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