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绅分类:【文化精萃】 唐诗人。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六岁而孤,母卢氏教以经义。绅形状短小而精悍,时号“短李”。元和元年(806)与皇甫?同举进士。初为国子助教,穆宗时召为右拾遗,迁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合称“三俊”。长庆二年(822),拜中书舍人,迁户部侍郎。权贵李逢吉多次排挤陷害,遂于长庆三年(823)放外任为江西观察使,次年贬为端州司马。后历任滁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河南尹、淮南节度使等职。武宗时入朝拜相,封赵国公。谥文肃。李绅一生为政清廉,同情人民疾苦,深得当地百姓爱戴。大和八年(834)当其调离浙江时,“越人父老男女数万,携壶 至江津相送”;赴任苏州时,“吴人以恤灾之惠”,“相率拜泣于舟楫前”(《却到浙西》)。在文学上,李绅与白居易、元稹交往甚密,是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新题乐府》二十首,其中,有写宫女悲苦遭遇的《上阳白发人》;有描写边疆百姓痛苦境况的《缚戎人》;有讽刺统治者苟安贪乐的《西凉伎》,都是为时而著,为事而写的现实主义诗作。虽然,这些诗篇早已失传,但在当时起了开导新乐府运动的巨大作用。《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其中《悯农诗》二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是新乐府运动中的代表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