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贺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人。唐宗室远支,其时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窘。父名晋肃,曾官陕县令。因避父讳(“晋”、“进”同音)而不得应举,仕进之路绝。韩愈曾为之作《讳辩》一文。仅于元和六年(811)得为奉礼郎,职卑位低。3年后辞去,郁闷不舒,潦倒终生,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才高,7岁即以辞章名动京华,曾得韩愈、皇甫?赞赏。今存诗240余首,大多抒写怀才不遇之悲愤,也有一些作品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残暴荒淫,还有一些写恋情、闺思、宫怨和描绘神仙世界之诗作。其诗驰骋丰富奇妙之想象,创造新异幽美、虚荒诞幻之意境,形成一种独特之奇崛冷艳诗风,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但其诗缺乏深厚生活体验和深刻思想,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有晦涩难解之病。代表作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等。有《昌谷集》。 唐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宗室郑王之后,父李晋肃官卑,家贫。因避父讳,不得参加进士试,韩愈为之作《讳辩》曰:“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辩虽有力,终未破俗见。元和六年(811)任奉礼郎,从九品上,负责祭祀之仪。过二年,以病辞官,回家乡。京师三年,开扩视野,写出不少名作,如《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歌》、《老夫采玉歌》等。其诗见知于韩愈、皇甫?,与沈亚之亦友善,死时年仅二十七岁。李贺诗今传二百四十一首,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揭露统治阶级昏庸腐朽,抨击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同情人民疾苦,抒发志不得伸的悲愤;此外还有游仙、闺情、宫怨诗。其诗特色,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作了生动描述,突出点是虚荒诞幻,笔补造化,想象驰骋,光怪陆离,以神话传说,创造新奇瑰丽的诗境,语言峭奇秀逸,具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有《天上谣》、《致酒行》、《苏小小墓》、《苦昼短》等。新唐书中有传,其生平最早见于晚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今人朱自清作《李贺年谱》。有《昌谷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