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李颀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寄居颍阳(今河南许昌附近)。开元十三年(725)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因久未升迁,遂辞官归隐、生性疏简,厌薄世务。归隐后慕神仙,服丹砂。与王维、王昌龄、高适等交往唱和。长于边塞诗,所作以五古及七言歌行为优,其风格既沉雄豪放,又清丽秀美。今存诗120余首,有《李颀诗集》。 唐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省赵县)。迁嵩阳(今河南省登封县),在嵩阳县东的东溪边,筑有别业,名“东川别业”,故有说东川人。少时喜游侠,及壮至嵩山,与王维、张 、卢象交游,诗文颇受益。开元二十三年(735)中进士,任新乡县尉。五年后辞官家居,与高适、崔颢、王昌龄等均有交游。李颀的边塞诗颇有成就,可与高适、岑参、王昌龄相颉颃。今存诗一百二十多首,擅长七言歌行。重要作品有《塞下曲》、《古意》、《古塞下曲》、《送魏万之京》、《赠张旭》。代表作《古从军行》。边塞诗中既有歌唱勇敢、功名,风格豪迈的,也有抒写反战、生离死别,风格凄婉的。李颀写的关于音乐的诗篇,善于描摹音调声响。《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听安万善吹遇篥歌》等均系名篇。其诗为人称道,同时期殷?说他“发调既清,修词亦秀。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元辛文房称其“多放浪之语,足可震荡心神”。(《唐才子传》)其事迹略见于《唐才子传》、《唐诗纪事》。有《李颀诗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