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杨业分类:【文化精萃】 北宋大将。并州太原人。少年时起即精习骑马射箭,矢志建立功业。年方二十岁已在北汉国皇帝刘崇属下任职保卫指挥使。又迁授节度使,以作战骁勇著称,屡建战功,北汉国人给予“杨无敌”美称。以后,宋国攻伐北汉,杨业规劝北汉皇帝刘继元归降,自己也随刘继元入宋。宋太宗赵炅久慕杨业的勇敢和谋略,经召见,授任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刺史。随之迁升为代州并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负责对辽国的防务。杨业不识字却富有智谋,忠直勇猛。平素抓紧攻战练习,能和士卒同甘苦,部下乐为之用,所统率部卒战斗力颇强。不久,辽兵从雁门关大举入侵,杨业谋画之后,亲率精兵数千人,从西口越过长城,顺小路绕到雁门关北,从背面猛攻敌军。辽兵出乎意外,仓皇溃败。此役之后,辽国将士望见杨业所部旗帜即引避。雍熙三年(986),宋军大举北伐辽国,西路军统帅是忠武军节度使潘美,职名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杨业任副都部署。宋军所向克捷,接连攻拔云、应、朔、寰各州州城,直抵桑乾河滨。由于东路军进攻涿州失利,潘、杨率部退屯代州。随后西路军奉宋帝诏命,伴护所下四州居民南迁内地。此时辽国国母萧氏,亲率大臣猛将督统精兵十数万重陷寰州。杨业向潘美建议,避开劲敌的攻势,采取伏兵接应措施,完成保护云、应、朔州居民内徙的使命。监军王俊、刘文裕反对杨业正确意见,反责杨业怯敌,力主迎战。杨业只好决心以死战报国,率部先驱。但寡不敌众,自午抵晚,苦战到陈家谷口,主帅潘美等却失约没有按计划伏兵接应。杨业部下全数壮烈战死,杨业受伤数十处,仍奋力斩杀敌军数十百人,力尽被俘,三日不肯饮食,以身殉国。噩耗传到汴京,宋太宗痛悼之极,追赠为太尉和大同军节度使,厚恤遗族。对杨业败死负有重要责任的王俊、刘文裕和主帅潘美,均给予严厉惩处。《宋史》卷二七二列有本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