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升庵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杨升庵祠

分类:【传统文化】

在云南昆明市西山高?村普贤寺右。背靠西山,面临滇池,风景幽丽。明万历年间,将杨慎旧居碧?精舍改建为祠,供奉其塑像,清代重修。据载,杨慎谪云南保山,后移居昆明高?碧?精舍,在云南各地讲学,传播内地文化,搜集整理云南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学,对云南地方文化作出了贡献。今正殿已圮,厢房尚存,另有“海庄”、 “常住”碑各一方。

在昆明市西山高?村普贤寺右。背靠西山,面临滇池。杨慎(1488-1559年)号升庵,字用修,四川新都人,明代文学家、诗人和历史学家。正德进士,任翰林修撰、经筵讲官、翰林学士。嘉靖三年(1524年)杨慎被谪戍云南永昌(今保山县),在滇30多年,他遍游云南的名山胜境,了解云南地方史实,调查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传播中原先进文化。明万历年间,当地人士将杨慎旧居“碧?精舍”改建成祠堂,供奉其塑像。清康熙二十八年重修。祠中原有升庵竹杖,高5尺许,四川大节竹,自镌铭:“中空外直,劲节虚心。”祠前有腊梅十余枚。今正殿已圮,厢房尚存,另有“海庄”、“常住”碑各一方。从遗迹考查,升庵祠格局不大,仅一殿、两庑,加门楼,但小巧规整,似较宽敞的中式院落。

位于西山高?村普贤寺右,今高?村小学。风景幽雅秀丽。明万历年间建,清代重修。杨升庵(1488―1559),名慎,字用修,号升庵,明代四川新都人,曾任翰林撰修,学识渊博,刚正不阿。负责编纂国史。世宗时,因参与金殿哭谏嘉靖帝追封其父母为帝后的“议大礼”,被廷杖削职,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后移居清幽雅致的“碧?精舍”。杨慎谪滇35年,与云南文人李元阳、唐?等相友善,称为滇南七子,在昆明、大理、建水间讲学,传播内地文化。他还搜集整理云南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学,著作留存至今者120余种,汇辑为《升庵集》。其中不乏赞美云南湖山之美的诗篇。如:“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漾银河通。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杨慎把云南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当地人民也很怀念他。在他死后,昆明人士把他住过的碧?精舍改建为纪念祠,供奉其塑像。今升庵祠正殿已废,厢房尚存。还有“海庄”、“常住”碑各一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