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枣分类:【传统文化】 鼠李科落叶乔木。《诗?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稻。”果实可食。除生啖,还可作成各种饮食品。汉崔蹇《四民月令》:“齐人呼寒食为冷节,以面为蒸饼样,用枣附之,名曰枣糕。”又有枣茶,能开胃健睥,是传统滋补饮料。北方农家院落多载种。一方面食其果,一方面讨口彩,以枣音谐“早”,祈愿“早生子、“早发财”。旧时婚礼仪式中撒帐时用此物及栗子、花生寓意“早立子”,亦构成吉祥纹图。与桂圆组成吉祥图案称“早生贵子”反映传统旧观念。为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个题材。以河南郑州出产最有名。梁简文帝咏《枣》诗:“浮华齐丽水,垂彩郑都奇。白英纷靡靡,紫实?离离。风摇羊角树,日映鸡心枝。谷成埘石蜜,蓬岳表仙仪。已闻安色美,末茂王门垂。”今以枣为原料的饮料颇畅销。 我国北方果木,枣果远在西周时就为人们所食。《诗经?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神异记》中,枣的药用效应已有所表述,“北方荒中有枣林焉,其高五十丈,……其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色如朱,干之不缩,气味润泽,殊于常枣,食之可以安躯益气。”至《拾遗记》,枣已成了西王母敬供周穆王的仙物,此枣为“阴歧黑枣,……其树百寻,实长二尺,核细而柔,百年一熟。”《续文献通考》则记有食枣成仙的故事:汴人张拱,考进士不第,于是开肆卖药为业,某日,一道士入其店,授以枣七枚,张拱食之。“不饥,逾二年溲矢俱绝,神明气爽,日可行数百里。” 中国的枣与北非的枣不完全是同一种东西。准确地说,它是枣树的果实。在中文中,这种树的名字与“早”同音,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枣树象征着“快”或“早”。这种树有时与荔枝果画在一起,它们表示祝被赠予这画的人早日生儿子。樟树与枣树画在一起,表示祝这早日来到的儿子将获得高官。 北中国人据说特别喜欢吃枣子,他们吃得非常多,以致牙齿都染黄了,梦中看见了枣树,是要短命的预兆,这是因为“?”字就象两个“来”字叠着,意味着死神的到来。 枣树的未成熟果实,据说能堕胎。 枣与龙眼:早生贵子!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