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楔形文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楔形文字分类:【文化精萃】 古代西亚流行的一种文字。为苏美尔人所首创。它起源于公元前3000多年的象形文字,为了书写方便,人们逐渐对一个物体不全部画出,而只画出最能表现其特征的部分,于是原来的图画逐渐变为直线图形。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泥板,用削尖的芦苇杆、骨棒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压出竖的、横的和斜的各种符号。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象木楔,故称楔形文字。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楔形文字流行于西亚地区。腓尼基人在创造他们的字母文字时也曾采用了楔形文字的部分符号。 古代苏美尔人发明的一种文字。前4千纪末到前1世纪流行。已知使用最晚至公元75年。因系用斜尖笔写在软泥板上,笔划呈楔形,故名。乌鲁克城(《圣经》 中称以力) 遗址出土早期楔形文字属图画文字类型,前3千纪后逐渐演变成线形笔画文字。书写时初期自上而下,前3千纪时改行从左至右。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人、阿卡德人、闪米特人、埃兰人、喀西特人、波斯人、赫梯人等皆使用过这种文字,留下大量珍贵泥板文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