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嘉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永嘉学派分类:【传统文化】 南宋学派之一。代表人物为薛季宣、陈傅良、叶唔等。因其均为永嘉人,故名。反对朱、陆理学,提倡功利之学。叶唔斥朱、陆“理在物先”、“心即理”之说为“妄语”,认为“物之所在,道则在焉。”(《习学记言》卷47《吕氏文鉴》)又认为“聚天下之人,则不可无衣食之具”,“古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主张“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不以自利,虽百取而不害”(《水心文集卷》4《财计上》)。与“永康学派”、“金华学派”同有“浙东学派”之称。 南宋以薛季宣、陈傅良、叶适为代表的学派。因主要人物均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故名。与金华学派、永康学派同为浙东学派。永嘉重学风气始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时太学有周行己、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戴述、赵霄、张辉、沈躬行、蒋元中九人,号称“永嘉九先生”,将“洛学”、“关学”引入浙东,加以传播。南渡后,因“洛学”于绍兴间一度遭禁,故此派几近“衰歇”,后经郑伯熊兄弟“复而振之”,方于乾道、淳熙间重昌。及至南宋薛季宣反对空谈性命天理,“教人就事上理会”,始与道学正统发生分歧而“自成一家”,“其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宋元学案?艮斋学案》案语),对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亦甚有研究。其弟子陈傅良对其“实事实理”思想作了进一步发挥,讲究古今之治“弥纶以通世变”。叶适继之成为永嘉之学的集大成者,和朱熹为首的理学派、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派,鼎足而立。为学“务实而不务虚”,重视学术史的研究,对先秦以来各派思想评述甚多。认为充满宇宙者是“物”,而道存在于事物本身,“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叶适《习学记言》卷四七),提倡功利,反对空谈性命。主要人物还有叶适弟子丁希亮、周南、宋驹等人,他们“常以世道废兴为己重”,关心政事,“语多讥弹时政”(《宋元学案?水心学案》),并注意探究学术思想的“统绪”及演变的关系,强调“古今伦贯,物变终始”的研究,表现出永嘉之学务实的特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