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永恒主义教育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永恒主义教育

分类:【文化精萃】

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以反对实用主义教育的面貌出现,属于新传统派的教育理论。其理论基础是古典实在论,因此也称为古典主义的或实在主义的教育理论。它认为世界是由先验的“实在”所组成的,“实在”构成了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教育的基础就是永恒不变的“实在”所构成的永恒知识与伦理原则,每一种健全的教育方案都必须具有某些永恒不变的特点。为此,它以复古为特征,坚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教育传统,主张“回到柏拉图”,“回到古人那里去”。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永恒主义教育重视完备的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个包括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学、文学、艺术与宗教的几乎“包括人类知识总和”的课程。他们还提出百部名著阅读计划,所选篇目以古典作品为主,认为通过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认识世界的永恒性,并发展他们自己的理性。在教学方法上,永恒主义注重学习效果和学习的努力原则,反对进步教育单纯追求兴趣、降低知识标准的作法。它认为要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必须使其有“自我约束”。但如果没有外来的约束力,也就不会有学生的“自我约束”。总之,永恒主义的教育理论尽管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例如重视教学的知识质量和效果标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等等,但它力图使教育保持一种严峻的气氛,无疑是一种非常保守的理论,因此被人称为是一种“把时针往后拨”的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有:美国的赫钦斯Hutchins, R.M,1899―,艾德勒(Adler, M.J, 1902― )、英国的利文斯通(Living-stone, R.1880―1960)、法国的阿兰(Alain,夏尔提埃[Chartier, F.A.1868-1951]的笔名)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