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泼水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泼水节分类:【风俗文化】 又称“楞贺尚罕”。傣语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云南省傣族传统节日。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举行,节期三至四天。第一天,傣语叫“腕多桑刊”,意思是送日。清晨,善男信女沐浴更衣,到寺庙拜佛,并在寺院中用沙堆起三、五座宝塔形沙堆,高约三、四尺,塔尖插八根缠着彩纸的竹枝,人们围塔而坐,聆听诵经和历史传说。村寨中,青年男女一大早即穿上美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上山去采摘野花做花房。中午,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男女青年提着水桶、脸盆,互相追逐,你泼我洒,水花飞溅。对老人和儿童人们则用树枝点蘸清水轻轻向其头顶拂洒。傣族人认为泼水可以洗净一年中的污秽,有祝福对方清洁、平安之意。节日最末一天,傣语叫“腕叭腕玛”,即新年元旦。中间一、二天,是介于两年之间的空日。除堆沙、泼水外,节日里还要举行丢包、赛龙船、放高升、放孔明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关于此节来历,傣族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作恶魔王,先后霸占七个姑娘。一日,魔王酒后说出自己的致命弱点。待其醉倒,姑娘们便小心翼翼拔下魔王一根头发,勒住其脖子。魔王头果然掉下来,但又立刻变成一团火滚动起来,滚到之处,房屋、庄稼皆被焚毁。一位姑娘见状勇敢地抱住魔王的头,把邪火引到自己身上,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用清水浇泼,一直泼了九百九十九天,才把邪火彻底扑灭,人们从此得以安居乐业。为纪念这七位姑娘,傣族人就把扑灭邪火这天定为泼水节,世代相沿至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