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宝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宝塔

分类:【传统文化】

俗称北塔。在今宁夏银川市北郊。创建年代已无考。公元五世纪初西夏国王赫连勃勃曾为重修,遂有讹为赫宝塔者。原塔13级,7层以上塔梯于塔外凌空盘旋而上。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乾隆四十三年(1778)均予重建。今塔形制为康熙年重修后定型。塔仿楼阁式,砖砌9层11级,通高约54米,平面呈十字。塔刹为桃形四角攒尖式,以绿色琉璃砖砌筑。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北塔。位于宁夏银川市北郊,相传建于公元5世纪,东晋时为赫连勃勃重修。据说,“海宝塔”就是从“赫宝塔”音变而来。整座塔建筑风格独特。塔建在一个高大的塔基上,塔呈方形,而四面中部又突出一棱,更显得层次分明,玲珑精巧,为中国古塔中所罕见。塔高54米,砖砌而成,内有木梯可盘旋达顶。外观11层,内实有9层。塔顶部是一个巨大的桃形绿色塔刹,抬头望去,如在云霄,格外壮观。“古塔凌霄”是宁夏八景之一。塔下是一座佛教寺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北郊。俗称北塔,亦名赫宝塔、黑宝塔。始建年代不详。相传为公元五世纪初西夏王赫连勃勃重修。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和乾隆三年(1738)两度遭地震破坏,分别于康熙五十一年、乾隆四十三年予以修复。宝塔建在砖砌双层方形高台上:下层为塔基,高5.7米,边长19.2米,有护栏;上层为塔座,高4.2米,边长14.4米。塔基东有砖砌台阶可登上塔座。塔座正壁辟券门,内有暗道,通塔座回廊;券门前,有卷棚歇山抱厦一间,与塔身出轩部分上下呼应,增强了入口的装饰效果。塔身为楼阁式建筑,共九层,包括塔刹高44米。塔身底层每边长10米,向上逐层收分。塔平面呈方形,每边正中设券门式明窗,窗两侧各有一壁龛。每层四角有铁铎。塔顶四角攒尖,上有四面弧圆绿色琉璃塔刹。塔身内部呈十字形,由四条伸向四面的砖砌拱券交汇而成。有木梯可登顶层。建筑结构具有线条明朗,觚棱秀削,层次丰富的独特风格。1963年,董必武曾登塔览胜,有诗云:“银川郊外赫连塔,高势孤危欲出云。直以方形风格异,只缘本色火砖分。”塔下有佛寺,寺因塔名,称海宝塔寺。寺坐西朝东,有山门、接引佛殿、大佛殿、韦院殿和卧佛殿等建筑,塔坐落于大佛殿与韦院殿之间中轴线上。

古佛塔建筑,亦称“赫宝塔”,因地处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郊,故又俗称“北塔”。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与乾隆年间两次遭地震破坏,都于震后再修。塔体为砖砌方形楼阁式建筑,共9层,连同塔座和九层之上未开券门的一层,建筑共11层,通高53.9米。底座为双层方形台基。塔身四面正中设券门式明窗。宝塔呈十字形,由4个对称的砖砌拱券交汇构成。内有楼板铺隔,以旋梯上下相通。宝塔四角攒尖,上立四面圆体塔刹。如此形制的古塔建筑,在我国独一无二。1963年董必武登塔参观,为其赋诗曰:“银川郊外赫连塔,高势孤危欲出云。直以方形风格异,只缘本色火砖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亦称“赫宝塔”。古佛塔建筑。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郊, 故又俗称北塔。始建时间,现仅见清乾隆《宁夏府志》所载: “相传赫连勃勃曾为重修”, “盖汉、晋之物矣”。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受地震破坏, 两次重修。塔体为砖砌方形楼阁式建筑,共九层,座落在双层方形台基上。塔身四面正中设券门式明窗, 每窗两侧各有一假龛。宝塔呈十字形,由四个对称的砖砌拱券交汇而成, 间以楼板铺隔,有旋梯上下相通。宝塔四角攒尖,上立四面圆体塔刹。全塔连同基顶, 总高44米。线条明朗,觚棱秀削、层次丰富的独特建筑风格, 为我国历代数千座古塔中仅见之一例。解放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宝塔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