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淮北梆子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淮北梆子戏

分类:【中国民俗】

原名“沙河调”或“沙河梆子”,流行于淮北地区。由河南梆子演变而来,时间无考。受当地风俗习惯和曲艺的影响,唱腔与原河南商丘梆子不同,不分男角和女角,不分板式、长短句,唱时多衬哪、呀、唧、嗷等虚字。之后,沙河梆子进一步发展,不仅在演唱时吐字巧,腔弯俏,也讲究偷字、闪板、灵活多变。红脸唱腔,吸收地方鼓书艺人的唱法,如半说半唱,先吐字后放腔,数十句连唱后拖腔而完毕,不受七字、十字唱词限制。弦乐伴奏,只用一把京胡(软弓)。后来,吸收当地民间舞蹈和武术,如旦角运用花鼓灯的扇舞、耍手帕等;武戏运用长刀破枪,单、双刀和枪、五节鞭、三节棍以及艺人自己苦练出的金钩倒挂、滚绳、四十八竿等都较有特点。唱腔主要有“慢板”、“二八”、“飞板”等种。属板腔体,可长可短,可说可唱,运用自如。演员根据剧情及人物情感,变化板式,自由表达。先吐字后行腔,吐字清楚,声调昂扬。

剧目800多出,多演唱历史故事,以民间传说居多。正本戏以红脸(关公及以红色扮脸人物和老生等)和帅旦(武旦)最多。行当分八大扣,为生行、脸行、旦角行等。每行当又有很细的分工,如红脸行便有老生、铁生、交生。红脸又分大红脸、二红脸、三红脸、马上红脸。老生和小生等也有细致的分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4: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