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火分类:【传统文化】 ①五行之一。《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参见“五行”。②恒星名。即心宿(xiù秀),亦名大火,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因心宿二色红似火得名。《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义》引服虔云:“火,大火,心也。”参见“二十八宿”。③行星名。即火星。一名荧惑。《史记?天官书》:“察刚气以处荧惑。曰南方火。” 火是五种元素 (五行) 之一。它与南方、红色、苦味及燃烧的气味相联系: 五种动物中与火相关的是“有羽类”,代表火的家禽是母鸡。 在西藏喇嘛教中,火是男性的标志,火炉则象征着女性。“过火”,即从燃烧的煤炭上走过去,是正月十五举行的一种迎春仪式。这种仪式至今存在于道教仪式以及其它洁净仪式中。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生火常常是个禁忌,这一天相当于西历的4月4日。这也是一种新年仪式: 旧火死去了,新火则由一根火柴点燃。在这送旧迎新的一天里,没有哪一家生火。所以,这个节日叫做“寒食节”。 持扇的火神 从春节的第一天到第十四天,人们以放烟火 (即爆竹)过春节。爆竹的响声与火花,据说是为了恐吓魔鬼。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在每个节日中都放爆竹。以爆竹“报”来节日。 “大火”指一颗红色的星星,即南极星 (α天蝎座)。在中国古代,农民以“大火”星在天空的升降,作为农事的历法。道士如果结婚,就组成一个“火家”。“火坑”常用来暗喻“妓院”。由于“火”与“活”同音,人们总是在春节升起很大的火赞颂财神,认为这样他就会赐他们以富贵与长寿。 外感病的致病因素之一。是自然界中一种气候,因变化太过、反常,则成火邪,属“六淫”之一。但中医很少把它看作一种外邪,认为火是在体内产生的,外感诸邪伤及人体以后,都能化火。七情所伤和脏腑功能失调,也都能生火。火邪其性炎上,最易伤津、动血、灼阴、耗气。一般分虚火和实火两种,实火多因外感诸邪化火而致。虚火,多由内伤引起,如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偏衰,或久病失养,精气亏耗,皆可导致虚火内生。 鄂温克人也非常敬重火,他们认为火的主人是神,每户的火主就是他们的祖先。火主死掉,这户就要绝根。所以,他们上山打猎时,从不乱动火,特别是对撮罗子里生的火更是敬重。过去,他们有保存火种的习俗,用完火之后,蒙上灰不使其熄灭。吃饭、喝酒都往火上稍微洒上一点,说些祝福的话。认为如不这样会引起火神的不满。鄂温克人对山火有一种自己的理解,认为打猎引起的山火既不能利用,又不能扑灭。认为这种火危险,人力不可能扑灭,你今天在这个地方扑灭了,明天在另一个地方还会发生山火,甚至认为打猎引起的火,不会烧好地方和好东西,而是专门烧坏地方和烧死魔鬼,如扑灭这种火就等于保护了魔鬼。现在,有的老人还认为山火不能扑灭。否则,火神就会报复。过去,曾有一位名叫沙石克的猎人与一同伴去打猎,两人在晚间生火时,火出了声,沙石克非常生气,马上用水把火弄灭了。第二天出猎时,没走多远就听见了鹿声。实际上这不是鹿声,而是另一位猎人吹的鹿哨声。但沙石克认为是鹿,也吹了自己的鹿哨,结果沙石克被对方看成是鹿,被打中眼睛当场死了。鄂温克人认为这是因为沙石克用水浇灭火的缘故。 达斡尔人崇敬火,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是不能玷污火。谁都不准往火中扔不洁之物,不准说火的坏话或辱骂火,不准往火里扔有臭味之物,不准向火泼水,不准往火里吐唾沫,不准从火上跨过等。第二是禁忌。不允许对火有暴力行为,如不能在火的近旁用刀切割肉类,不许用刀子从锅中把肉扎出来,不能把刃器插入火中,不能用木棍、鞭子等工具抽打火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