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猜谜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猜谜

分类:【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流行全国大部地区。平日随时可以进行,但在年节活动中较为集中。以儿童为主,但也适合成年人。谜,可分两大类:民间谜语和灯谜。前者多为事物谜,浅显通俗,文学性强,适合儿童猜测,灯谜多为字、词、诗文谜,精巧古奥,游戏性强,成人猜测更适宜。从形式看,谜语有单谜、组谜、连环谜之分;从表达看,又有文谜、画谜、哑谜、数字谜、象棋谜、扑克谜、印章谜、拼音谜之不同;从题材看.则分物谜、事谜、字谜三类。猜谜活动历史悠久,《文心雕龙?谐隐》:“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民间传统游戏。谜语,古称瘦辞、隐语,以某一事物或某一诗句、成语、俗语、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其特征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对。原为民间口头文学,后成为游戏,化为诗钟、敲诗、文虎等多种形式。最初为人们的集体口头创作,有文字记载之前已在民间口耳相传。夏朝已具雏形,春秋战国以后甚为流行。宋代开始出现以说谜语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和专供猜谜的场所。明代把谜条贴于花灯,称为灯谜。清代出版了众多谜语集子,如《俞曲园灯谜大观》、《春灯谜》、《灯谜品话》、《翠春灯谜》等。今仍为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

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由古代的庾辞、隐语发展而来。出谜者不直接将本义说出,而用隐喻、形似的方法暗示某一事物作谜面,让人猜其谜底,猜中者为胜。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如诗句、成语、文字、俗语、人名、地名或其他事物等均可作谜底。夏朝时已具雏形,春秋战国以后甚流行,宋代开始出现以说谜语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和专供猜谜的场所,明代把谜条贴于花灯,称为灯谜。

这是一种有迷惑性的民间语言艺术,用隐喻和暗示叫人猜测,民间俗称“猜谜谜”。每条谜语分谜面和谜底,分物谜、事谜和字谜几种,用描写、蝉联、诡词、谐音等方法,回互其辞,纤巧弄思,测验知识,培养智慧,很受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欢迎。民间流传方法多是老人哄逗孩子时的智力游戏,如“铜盆扣铜盆,里边卧着一条龙”(核桃);“十个和尚拉口袋,五个和尚往里走”(穿袜);“左看像不,右看像不,上看像不,下看像不”(米)。猜谜多集中在节日期间,尤其是春节、元宵和国庆、五一,把谜面悬挂编号,猜中者得奖品一份,人山人海,十分热闹。元宵节则把谜语写在彩灯上,叫“灯谜”,既供观赏,又供竞猜。有些商家还用作广告宣传手段,但此种谜语往往较为难猜,故而奖品也显贵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