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米利都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米利都学派分类:【文化精萃】 是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形成时期最早出现的唯物主义学派,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城,并因此而得名。创始人是泰勒斯(约前624-547),主要代表人物有阿那克西曼德(约前610-546)和阿那克西米尼(约前585-525)。米利都学派把某种具体形态的感性物质看作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泰勒斯认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是“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认为是“气”。这种观点虽然是幼稚的、朴素的,但它试图在某种物质性的东西中探索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米利都学派还认为本原物在永恒的运动中产生万物,万物消灭又复归于本原物。这是以朴素的形式表述的自发辩证法思想,是同原始的宗教神话世界观相对立的,是欧洲人对世界进行哲学认识的开端,为后来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出现的古希腊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因产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他们是自然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用自然宇宙观代替神话宇宙观,开创了欧洲哲学的起点。他们代表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米利都学派第一次提出万物的始基问题,用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来说明世界万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泰勒斯宣称万物的始基是“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气”。他们从自然本身寻求世界万物的本原,“已经完全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了”(恩格斯语)。 在他们的朴素唯物主义中,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泰勒斯认为,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无限者中包含的冷热、干湿等对立的性质,由于运动而分离,由此产生万物;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万物是由气的稀散和凝聚生成的。在他们的学说中,“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恩格斯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