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花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花祭分类:【文化精萃】 日本爱知县北设乐郡一带地区于12月至1月间举行的“霜月神乐”祭祀活动,亦称“花神乐”。起源于古代日本人视花为稻花,为祈愿其花谢结果而进行祭花的习俗。花祭主祭者须有出家经历的“宫人”担任,头人须为称作“花大夫”的神官。花祭一般选择民家大敞房或神社拜殿作为“花宿”祭场进行。祭场中央垒起大灶,架一大锅,内烧水。顶棚吊一个用五色纸装饰的“天盖”,由此通向四面柱子的路用稻草铺成“血道”,通向“乐屋”的甬道铺成“神道”,整个祭场四面用纸装饰。祭场的最高处设座席,供乐队和主要来宾使用。在“乐屋”外备以各种面具和舞服,供跳舞者更换使用。仪式开始后,观众既可随乐曲声呐喊助威,亦可跟随跳舞,甚至可以叫骂起哄。花祭的主要仪式是围着大锅跳花祭舞,基本程序是,先分别跳请神降临的神事舞和仪式舞,然后由青少年跳不戴面具舞,最后跳戴面具的“役人舞”。青少年舞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六至十二岁童跳的花之舞,第二种是由十三至十七八岁少年跳的三人舞,第三种是由二十至二十五岁青年跳的四人舞,均按年龄严格区分。“役人舞”原则上由跳过青少年舞者表演。他们扮作鬼、老翁、老妪等跳各种带剧情的舞,一直跳到黎明。天亮时要驱散朝鬼,然后由扮作狮子的人出场,把大锅中热水洒向四方,结束“役舞”,最后进行“效偶人”、“拆棚”、“渡宫”等送神仪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