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产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产业Industry

加拿大的经济是开放的,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约有26%为出口所创,其中70%以上是同美国的贸易。
生产制造业不如第一产业资源开发和初加工。战后的制造业一直都有贸易赤字,这种赤字从1970年的30亿加元增加到1986年的206亿加元。与此同时,服务业不断发展,现在加拿大经济建立在所谓操纵信息的“信息经济”之上,40%以上的从业人员在信息领域。过去30年中,从事信息工作人数的增长速度是劳力增长速度的2倍。
产业优势在安大略和魁北克,资源优势在其他省,各地区经济都有其明显的特点。西部的实力在于第一产业——农业、渔业、林业、矿业和原料加工,安大略和魁北克的实力在于低技术产业——食品和饮料、烟草、纺织、鞋袜、家具、金属制作、运输工具(不包括飞机)等。目前正在进入高科技领域的是飞机、电器、通信器材、工业设备、化学药品和化学制品以及各种加工设备和科技设备。东部的特点是低技术和第一产业兼而有之,实力在于捕鱼和采矿。各地经济情况的不同使它们在产业发展和对外贸易上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依靠资源的省份寻求鼓励资源出口和自由贸易。安大略和魁北克在制造业方面无力与外国竞争,所以不赞成完全的自由贸易而希望政府帮助它们出口。各地经济结构不同,要制定一个全国的产业策略非常困难,产业政策的制定越来越成为地区的事情。
1879年的“民族政策”鼓励工业化,不过那种工业化颇为奇特。政策旨在迫使那些想进入加拿大市场的外国(尤其是美国)实业家在加拿大建工厂。美国资本家却绕过加拿大的关税壁垒,更多地以直接投资方式打入加拿大市场,结果产生庞大的分厂经济。1970年,加拿大对美国直接投资的依赖程度大大高于其他工业化国家。1984年,大约52%的制造业为外国所有,主要地处中部。有些部门,如石油、天然气,外国所有权竟高达71%。结果,制成品贸易的国际收支赤字逐年增长,到70年代末,这种形势变得非常严峻,联邦政府感到必须制定出有利于加拿大人自身产业发展的政策。1980年制订《国家能源计划》,目标是1990年石油业中加拿大人的所有权扩大到50%。既然外国直接投资产生了不可接受的产业结构,联邦政府便建立一个机构来加以控制。外国投资审查处(现名加拿大投资署)就是评估外国投资者的资产、极力为加拿大谋取最大利益的机构。省政府也尽量采取有利的政策来改变外资份额过大的状况。
产业研制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是产业健康状况与先进程度的晴雨表。加拿大的产业研制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可见加拿大是个小工业化国家。国家提供资金约占研制工作的一半,主要从事技术革新。在发展科技力量方面,两级政府都起了主要作用,它们不但资助私营部门,而且在私营部门认为风险太大、市场活动不符合国家或省的利益时,也同样直接参与。加拿大最大的优势是原料加工业,薄弱的是高技术制造业。事实上,加拿大的产业结构是美国产业结构的补充——向美国出口非高级产品,从美国运进成品。其他工业化国家力图使产业进入高新技术领域,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如墨西哥、巴西和中国的台湾)则努力发展传统制造业。国际社会正通过各种协定逐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面对这些情况,加拿大正在探寻新的政策来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在新的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