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葑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葑田分类:【传统文化】 又名“架田”。宋代一种浮于水面之上的农田。起于北宋,南宋进一步发展。系于深水薮泽地区,以竹木缚架,作为田丘,浮系水面,架上铺附葑(菰根)泥,庄稼即植其上。架上田丘,随水高下浮泛,不会淹溺。其数量虽不多,但显示出人们在利用土地方面的创造性。葑田亦有自然形成的,南方湖泊多植艾、蒲等水生植物,累年相积,其根泥厚数尺,长达数十丈,为水冲荡,不复与湖底相连,故也浮于水面,无田农民即于其上种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