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王母――人神合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西王母――人神合体分类:【风俗文化】 西王母简称王母,俗称王母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描写她的典籍很多,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代。 关于西王母的形象,《山海经》中有多处描绘。 《山海经? 西山经》曰: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大荒西经》曰:“西海之中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有人戴称,虎齿,有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山海经? 海内北经》又云: “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一些学者认为,《山海经?西山经》所描绘的西王母,显然带有野蛮时代的氏族神或部族神的特点,基本上是一位近似野兽的神人,“西王母的形状是半人半兽(人面虎身豹尾等); 西王母的处所为穴; 西王母的神性则是掌管瘟疫刑罚的凶神”。但《中国服装史》的著者华梅教授却另有自己的解释。她认为,“豹尾虎齿”可以理解为是西王母长着像豹一样的尾巴和像虎一样的牙齿,但是也可以理解为西王母系着豹尾、挂着虎齿以做佩饰。而“蓬发戴胜”是指未经梳理或是未盘成发髻的头发上戴着头饰,后人解释为双菱型玉簪,把想像结合起来,一种原始人披兽皮、垂兽尾、戴兽牙佩饰,同时披发戴饰的服饰形象便完整地呈现出来。在《服饰与中国文化》一书中,华梅教授进一步重申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这是西北少数民族部落的首领的装束,她或他戴着虎齿穿成的项链并腰垂豹尾。最重要的是披着头发,又戴着被称作胜的头饰。胜,旧注‘ 玉胜也’ ,即头部玉饰件”。 的确,神与人是一同进化成长的。两汉之际,西王母形象逐渐统一为人形象的神。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曰: “吾乃今日睹西王母?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分,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除了司马相如将西王母写成白首老妇外,其他典籍均将她的形象描绘成30岁的华贵妇人,此一形象流传甚广。《汉武帝内传》 将西王母描绘成“头戴太华发髻”,“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女仙。她的妆饰和随行钦差皆酷似人间帝后的装扮和排场。《汉武帝故事》中也有关于西王母形象的描述:“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尤其直观的形象得益于《穆天子传》敦煌莫高窟壁画的描绘:只见西王母身穿宽大的棕色袍服,侧着脸坐在三只彩凤牵引的车上,旁边有乘鸾持节的方士和裸身的飞天作引导和随从。无论是西王母身后的青旗还是方士的衣袂、飞天的飘带都在翻飞飘舞,连云彩也显出风的轨迹,仿佛整个画面都在流动。另外,从李淞先生《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形象》一书中可以了解到,西王母的形象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或许这就是神话人物所特有的魅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