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观音菩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观音菩萨分类:【地域文化】 鎏金铜造像。①渤海上京遗址出土。通高14厘米。束发髻,面相方圆,颈饰项圈(缀悬铃),上身袒,斜披络腋,身佩X形交叉璎珞,中饰方壁,帔帛下垂于腹膝间二道,腰束带,下着裹腿长裙,左手上举,右手直伸下垂,跣足立于圆座上。座下有榫,用以固定造像。②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出土。通高27.5厘米,像高17.2厘米。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圆座上。头戴化佛冠,面相长方,袒上身,细束腰,着项圈(缀悬铃)、臂钏和手镯。璎珞下垂于胸腹间,帔帛自两肩绕双臂垂于体侧。下着裹腿大裙,露足。双手作左手反置、右手抚膝之降魔状。仰覆莲圆座正中有阴刻铭文“大明宣德年施”。 佛教奉为大慈大悲的菩萨,百姓深信不疑。甘肃城乡观音庙不计其数,民间通过佛事活动奉祀观音菩萨三次:一是农历二月十九日,相传为其生日;二是农历六月十九日,相传为其成佛日;三是农历九月十九日,相传为其涅 日。于此三日,信士弟子,善男信女与僧人一道参加佛会,焚香祭祀。这一日,信士弟子向观音施舍长明油灯,敬献长幡、花束花篮、钱财什物等。据说,观音菩萨以众生之苦为苦,以众生之乐为乐,只要遇难之人诵其名号,观音菩萨就显现在你的身边解脱你的苦难。俗传,人每日三昏,这常是出事的时候,但你分早、中、晚念几遍“观音菩萨”,就可免于三昏之中的祸事。近年来,民间兴戴观音菩萨像牌,认为可随时随地保护平安。女性对观世音菩萨尤其崇敬。无子女者可请其赐子,有子女者可请其保佑。 崆峒山观音殿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瞿士凯摄) 甘肃信仰佛教的少数民族多以黄教为尊,但也有部分人信仰红教。这些信仰佛教的民族所崇拜的尊神究竟有多少,确实很难说清楚。因此,佛教本身就可称得是神的“大千世界”。此处仅以拉卜楞寺的宗教活动为例,就可以看出佛教神碉之一斑。 夏河拉卜楞寺(瞿士凯摄) 拉卜楞寺创建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历史虽不算悠久,但在佛教界之影响极大。拉卜楞寺建经堂6个,佛教界称其为6个学院。即,闻思堂、绕部经堂(上院及下院)、时轮金刚院经堂、医学院经堂、欢喜金刚院经堂。除此,有普通神殿近40座,僧众3600余人。每年举行5次大法会。第一次是正月祈祷大会(正月初四至十七日),主要活动是“亮佛”、“大跳”、“酥油花供”、“转古拉”;第二次是二月祭会(二月初四到初八),主要活动纪念寺主嘉木样一世圆寂(初五),杀“教仇”(初七)、“亮宝”(初八);第三次是七月说法会(七月初八或初九,以六月有否三十日为断);第四次是九月杀教仇会(九月二十九日);第五次是十月宗喀巴逝世纪念(十月二十五日)。 ① 拉卜楞寺的护法神有九位。第一位是恐怖畏金刚,为文殊的化身,化成阎王,以便将阎王镇压下去。本护法神有九头,头有三睛,三十手臂,十六腿,蓝身。第二位是“救主”,为观音的化身,有二手、四手、六手或四手四面等不同。第三位是吉祥天女,或称“骡子天王”,坐骑骡子四目,故有此称。天女蓝身,无靴,下身穿亲子之皮,上披虎皮,挂人骨念珠,发上指饰半月,月上孔雀羽伞,口衔活人,右耳以狮为佩,左耳以蛇为佩,脐间有目。第四位是法王,为文殊化身,饰为阎王,水牛头,佩五头骨,三睛,发上竖,挂人头骨念珠,并生人头,降阎王之神。第五位是四面观音,黑发上指,四头、四手,挂五人头,及人骨念珠。第六位是北天王,为四大天王之一,饰盔甲耳环,著靴,右手持伞,转动即落宝。左手握鼬鼠,口中吐宝,骑绿鬃白狮。第七位是马头明王,三人首,三马头,各三睛。第八位是戴末儿,为土地,是藏地特有之护法神,相传母产鸡卵七枚,变为七兄弟,其为兄长。被仇所杀,成为厉鬼。莲花生入藏,将其收服,乃成正果,红脸、三睛,骑红马,披盔甲,背景为风,周为火。第九位是事业王,身裸,披虎皮边白衣,三头,中白,右蓝熏左红,各有三睛,六手,座托为莲花太阳,背后火 ① 。尽管,仅从拉卜楞寺的宗教活动很难概括佛教民族的所有宗教行为,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特点及民众心理。其中有一点令人特别注意,汉民族把阎王视为佛教中的神碉,并以本土化的方式表现出极端的敬畏之心,而在藏地佛教中,阎王成为受镇压的恶神。这一现象充分反映了宗教民族化特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佛道两者在交融过程中给民间造成的误解。 天祝藏族晒佛仪式(刘忠摄) 天祝藏族的祭鄂博仪式(刘忠摄) 据郝苏民《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介绍:土族人的心理上还有别的信仰,特别是以为什格腾格里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在土族人的心目中,什格腾格里、哈拉葛札儿(haraghajar,大地)、斡栾普日军(u鄄lonpurghaan,众神)都在可汗之上,又惟苍天(长生天)才是万物之主,是至高无上的。土族人的原始宗教是萨满教,这种宗教相信宇宙万物皆有神灵存在。土族民间的“斯古日典”(sgurden)似是由萨满发展而来。土族民间活动着的“斯古日典”,头戴圈环,环系铜铃,身穿长袍,腰系铃铛,胸悬铜镜,手持宝剑,端坐方桌,闭目诵咒,渐至迷冥,神灵附体,全身抖动,直到发狂,舞剑蹈足,施展魔术,说长论短,妄言祸福。另外,与斯古日典相似的还有勃斡,他是指将萨满、佛教、道教融于一身的一种宗教人士,其特点是:头戴唐僧帽,身着道士服,口诵道教经,手击羊皮鼓,高悬彩纸幡,妄释羊角卦。在平时,他们是普通的农民,只是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四月八日庙会时,才大显身手,活跃一时。若谁家有病人,也可请法师去治疗。其法术是高悬丈余长的麻鞭,抽打病人之四周,口诵咒语,紧击羊皮鼓,手持切菜刀,击木板炕沿。一阵疯狂之后,言是病魔已驱走。纵观土族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萨满教、苯教等多教多神和平共处,它们常常共聚于一个殿堂中,信徒们从不亲这疏那,而要一视同仁地为它们烧香跪拜。 裕固族在早期信仰过萨满教,后改信摩尼教。直到解放前,裕固族还保存着“点格尔汗”(天神)的原始崇拜。每年春秋两季中,牧民们请“也赫哲”(巫师)进行敬“点格尔汗”的活动,仪式比较隆重,地上铺上毯子,上摆九堆粮食,各放酥油灯一盏,灯上缠上绿、白、蓝三色布条。开祭时,牵来一只绵羊,由也赫哲一刀刺入羊腹,掏出羊心。然后割下羊头,连同羊心一并献在九灯之中。 原称做“观世音”,因唐代避李世民之“世”字称“观音”。民间信仰的观音为一尊女神,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寺庙供奉的神像高丈余,有千手观音,有倒坐莲台观音,也有手持净瓶柳枝、座下有一麒麟的观音。民间在家中供奉的一般是瓷器和木雕观音像,高6寸至2尺不等。端坐莲台,双目微闭,双手合十,为救苦救难菩萨;怀抱婴儿,婴儿手抱净瓶,身着素色衣裳,为“送子观音”。俗信观音菩萨有求必应,但必须心诚,因此民间祀奉惟谨,成为民间影响最大、信仰最广的佛教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