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读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读曰分类:【传统文化】 训诂术语。汉代训诂学家所创,主要用在传注之中。具体用法可分两种: ①同“读为”。解释通假字的方法之一,用本字解释通假字。“读曰”前为通假字,后为本字。如《礼记?曲礼》:“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东汉郑玄注:“绥读曰妥。”②解释古今字的方法之一,用今字解释古字。“读曰”前为古字,后为今字。如《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三国魏何晏注:“从读曰纵。言五音既发,放纵尽其音。”此例注后从意义上进一步做了阐释,更加明白了。读曰的这两种用法,历代沿用不绝。由于通假字的读音依理应是本字的音,古字表示了今字的意义,也应读作今字的音,故读曰在解释通假字和古今字的同时,等于给被注字又注了音(应读之音),后世由此而称之为“读破”或“破读”、“破字”等,概念上可谓较为明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