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骊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骊山分类:【传统文化】 ①山名。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北宋《太平环宇记》27卷:“骊山在县东南二里,即蓝田山也。温汤出于山下,其阳多宝石,其阴多黄金。”秦代称“丽山”,《水经注》谓“骊戎之山”,传因骊戎人居山下而得名(一说因山形似纯青骊马得名)。唐代又称“绣岭”,因其时林木花卉盛似锦绣,故名。唐玄宗天宝年间,更山名为会昌、昭应。今山顶土台,相传是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处。西峰岭老君殿原为唐代华清宫长生殿所在地,传唐玄宗、杨贵妃定情盟誓于此,山麓华清池为杨贵妃沐浴处。②秦始皇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以东25公里处的临潼县城南。系秦岭支脉,东西绵延10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山上树木茂盛,松柏苍翠,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黑色骏马,故名“骊山”。山腰有老君殿,系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朝元阁是唐玄宗敬奉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老子石刻像,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朝元阁的东侧即华清宫长生殿所在。骊山最高处是烽火台。相传周幽王的妃子褒姒在此利用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成为千秋笑柄。由老君殿向上即到老母殿,是为纪念神话中女娲氏而修建,人称骊山老母。传说女娲氏曾“抟黄土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骊山东有石瓮寺,建于唐代,当初有红楼绿阁等建筑,其旁有瀑布,现已不复存在。骊山由此分为二岭,即东秀岭和西秀岭。骊山脚下为著名旅游区华清池,“骊山晚照”为关中八景之一。 著名风景胜地。一称郦山。在陕西临潼县东南,西距西安市25公里,属秦岭支脉。因山形似骊马,呈纯青色则得名(一说古骊戎居此而得名)。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素有“绣岭”之称。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海拔800余米。山上有两峰,称东绣岭和西绣岭。周、秦、汉、隋、唐等王朝都在骊山建离宫,是帝王游幸之地。西绣岭上的老君殿,即唐代华清宫的长生殿遗址,相传即唐玄宗与杨贵妃曾在这里定情盟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山顶有土台,相传即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而举烽火戏诸侯的地方。唐以后,骊山宫苑衰败。新中国成立后,对山下华清池按唐代华清宫修复,扩建,已辟为公园,建有温泉浴室,游泳池、疗养院等。现山北麓有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坑儒谷及楚汉鸿门宴等遗址。山腰有捉蒋亭是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骊山满坡青松翠柏,郁郁苍苍。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景色绮丽,“骊山晚照”即为著名关中八景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