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黄铜分类:【传统文化】 以锌为主要化合元素的铜合金。西汉至宋、元时期,已有意将锌氧化物如炉甘石加入化铜炉中,氧化锌被还原,溶解于铜中,遂成黄铜。明时,已直接用金属锌和铜溶液提炼黄铜。《天工开物》载其冶炼方法:“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调整红铜、倭铅比例,可得不同用途的黄铜。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古代常含有铅和锡。黄铜最初又称“媛石”,此词最早见于《太平御览》卷83引曹魏钟会《荛论》:“萎生似禾,媛石像金。”晋王嘉《拾遗记》说:“以媛石,??为堤岸。”这两处所指的媛“石”是指的黄铜矿和黄铁矿。梁宗懔《岁时荆楚记》:“以金、银、媛石为针”,《旧唐书?舆服志》:“上六品用银带,八九品用媛石带,庶人用铜铁带”则是指黄铜。宋代,用炉甘石(一种含锌矿石)炼铜已相当普遍,并有明确记载。宋洪迈《容斋三笔》:“于京师置局,化铜为媛。”《宋史?食货志》记天禧三年(1019)、崇宁三年(1104)屡禁民间私铸和拥有媛石器物。《本草纲目》引宋崔?《补丹本草》:“用铜一斤,炉甘石一斤,炼之即成输石一斤半。”元代《格物粗谈》也写道:“赤铜入炉甘石,炼成黄铜,其色如金。”以炉甘石作配炉料炼黄铜的方法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这时虽已大量采用锌作配炉料,便仍有继续用炉甘石的。如明《本草纲目》记载:“炉甘石,……赤铜得之,即化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物理小识》说:“铜加倭铅与炉甘石者皆黄”。清《读史方舆纪要》记:“云南宁州产炉甘石,嘉靖中开局铸钱,取以入铜。”明清时期锌的炼制与大量生产,使黄铜生产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成为该时期最重要的铜合金。举世闻名的明宣德香炉,现存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每件重达10~20吨的明代简仪、浑仪、圭表等器,都是黄铜制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