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龙虎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龙虎斗分类:【传统文化】 汉族民间传统佳肴。流行于广东等地。广东人素喜食蛇。且以毒蛇为最,烩、炯、炒、炖,制法颇多。配以鸡、猪、狗、貂,名菜传世。龙虎斗为其中之一。做此菜,常选用三种剧毒之蛇:眼镜蛇(或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配一只老猫,(猫为虎、蛇为龙,谓之“龙虎斗”也),调各种佐料,摆出式样,精心烩制而成。若再加小鸡一只,做出的蛇菜,称为“龙虎凤大会”(鸡,凤也)。此菜味道非常鲜美,并有驱毒祛湿,强壮身体之功效,深受群众欢迎。是驰名中外的佳肴。 广东名菜。选用过树榕、饭铲头(眼镜蛇)、金脚带(金环蛇)一副(“龙”),配一只老猫,(“虎”,古时曾用田鸡),分别经过氽、爆、炒、炖、煨等工序,加入二十多种配料和原料,精工烹烩而成。肉嫩香滑,鲜美异常。以薄荷、柠檬叶丝、菊花瓣佐食,风味尤佳。若配以小鸡一只,则称“龙虎凤大会”,此菜还有强身健体功效,是驰名中外的佳肴。 戏曲传统剧目,包括《下河东》、《呼延赞出世》、《风云会》三个可单独演出的剧目。写北宋赵匡胤征北汉刘崇,元帅欧阳方私通北汉,斩大将呼延寿延。寿延之子呼延赞率兵至河东为父报仇,宋将皆非所敌,赵匡胤亲自出战,呼延赞举鞭打赵坠马,赵头上忽现金龙,赞亦大惊坠马,头上现出虎形,二人相互倾心,赞乃归降,赵匡胤杀欧阳方为之复仇。京剧、汉剧、绍剧、川剧等剧种均有此剧目,表演上各有特点,情节亦略有不同。见《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又名 “豹狸烩三蛇” 、“龙虎凤烩” 、“菊花龙虎凤”。广东省地方风味佳肴。用蛇和猫肉制成。蛇象征龙,猫象征虎,二者相遇必斗,故名。广东用蛇制菜的历史悠久,但龙虎斗一菜则始于清同治年间,后来又在菜中加了鸡肉,味道更为鲜美,成了广东菜馆的传统名菜。其制作方法是:将三蛇(眼镜蛇、金环蛇、过树榕蛇) 宰杀,去头尾内脏和皮,洗净蛇壳,与猫肉或豹狸肉分别在沙锅内煮熟,撕成细丝。再把鸡丝拌上蛋清、淀粉,过油至断生取出,然后将蛇肉、猫肉或豹狸肉、鸡丝放入炒锅,加水发鱼肚、木耳丝、绍酒、精盐、鸡汤、蛇汤,用旺火烧开,水淀粉勾薄芡,加熟猪油、麻油少许,即可出锅。另将白菊花、柠檬丝和薄脆用面粉加水拌后,经油锅氽熟,装成二碟随菜上桌。其特点是肉嫩味鲜,香味奇特,蛇肉能祛风湿,滋阴明目,补中益气,具有强身治病的功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