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代善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代善1583—1648后金四大贝勒之一。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次子。从努尔哈赤征哈达,辉发,论功封为贝勒。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因征乌拉有功,赐名古英巴图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权建立,封四大贝勒,以其为首,共议机务。天命十一年(明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死,共推皇太极继汗位。同年率军征蒙古喀尔喀扎鲁特部。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从皇太极征明,直逼明京师(今北京),在德胜门,歼明军甚众。五年从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城。天聪十年,皇太极改国号清,封其为和硕兄礼亲王。同年年底从皇太极征朝鲜。顺治五年(1648年)病死,时年六十六。赐号曰巽。 代善1583—1648清朝宗室。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母元妃佟佳氏。初封贝勒,曾与舒尔哈齐、褚英一起接斐悠归附者,归途中,遇乌喇部派万余人拦截,分兵奋击,大败乌喇军。太祖赐号古英巴图鲁。天命元年 (1616) 封“四大贝勒”,代善称大贝勒。后从太祖出兵攻伐大明,围抚顺,明将李永芳降。四年,明军四路围攻,代善佐太祖在萨尔浒地方大败明军。六年,随太祖攻克沈阳。天命十一年八月,太祖死。代善与其子岳托、萨哈璘坚决推举四弟皇太极继承汗位。天聪初年,奉命征伐蒙古,进攻大明,屡建战功。五年,自请改变和硕贝勒列坐共理国政之制,太宗正位,自己侧坐。崇德元年 (1637) 封为和硕兄礼亲王,太宗对他礼爱有加。崇德八年,太宗死,纪子福临即位,代善召集诸王、贝勒、大臣商议,由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后又告发其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谋立多尔衮,依法诛之。顺治元年 (1644) 诏上殿不行跪拜礼,以示尊崇。五年十月死,年66岁,立碑纪功。康熙十年(1671) 追谥礼烈亲王。有岳托、硕托、萨哈璘、瓦克达、玛古等八子。 代善1583—1648清大臣。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满族。初封贝勒, 为四大贝勒之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 与舒尔哈赤、褚英等徙东海女真瓦尔喀部斐悠城新附之众, 击败乌拉部追兵万人进攻, 斩其将博克多。努尔哈赤嘉其英勇克敌, 赐号古英巴图鲁。从努尔哈赤征哈达、辉发、叶赫等部。破布占泰,平乌拉部, 屡建战功。万历四十七年在萨尔浒战役中,从太祖大败明军,获全胜。天聪元年(1627)、三年,两从皇太极攻明。崇德元年(1636),封和硕兄礼亲王。世祖初立,其子硕託、孙阿达礼谋立多尔衮,代善发其谋,俱伏诛。康熙十年(1671)追谥日烈。乾隆四十三年(1778)配飨太庙。 代善1584—1648姓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次子,褚英同母弟。青少年时期即随父兄为统一女真诸部而战。万历三十五年(1607),因统兵击败乌拉部,赐号古英巴图鲁。天命元年 (1616) 封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清初 “四大贝勒”之一,序称大贝勒。十一年,皇太极即汗位,仍领满洲两红旗攻明朝,征朝鲜,剿察哈尔林丹汗等。崇德元年(1636),尊封和硕兄礼亲王。顺治五年(1648)死。康熙十年 (1671) 追谥烈。子孙世袭罔替,为清代八个铁帽子王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