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伏羲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4 伏羲氏传说中人的祖先,又作宓羲、包羲、伏戏,也称羲皇、皇羲,或谓即太昊。女娲氏之兄,与妹相婚而产生人类。他教民结网,开始渔猎畜牧,又传说他制作八卦。 伏羲氏又作“宓牺”、“伏戏”、“包(疱)牺”,又称“牺皇”或“皇羲”。传说中的人类始祖。据传他与其妹女娲氏婚配而孳生人类。又传他教民结网,进行渔猎和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人们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相传八卦也是由他始创的。一说即太皞。 伏羲氏中国古代传说中渔猎畜牧的创始者。相传姓风,是远古时代黄河中游一个氏族的著名酋长,因为他从事渔猎活动,“取牺牲以充庖厨”,故号称庖牺氏,又称伏牺氏,或称宓牺。牺牲,即渔猎中所得的牲畜,其时代当在原始农业以前。 伏羲氏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中华始祖。一作宓羲、庖牺、伏戏等,又称羲皇、戏皇、太昊、大皞等。相传其母华胥氏怀孕12年,因风而生,故为风姓。伏羲生于成纪今秦安北、静宁南。后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建都陈 (今河南淮阳县境)。古陈州素称 “太昊之墟”,淮阳县城北1. 5公里之蔡河之滨,有“太昊伏羲氏之陵”。传说中的伏羲人首龙身,或说人首蛇身。在和大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仰观天象,俯察地象,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作网罟,以佃以渔;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制嫁娶, 以俪皮为礼;作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作历度,定节气;立九部,设六佐;制琴瑟,作乐曲;尝百药,制九计;立占筮之法,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伏羲是原始氏族社会西方部族的一位著名首领。伏羲不仅代表个人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当和考古学上的仰韶文化相当, 约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间。伏羲部族以龙为图腾。成纪的中心部位在今天水市境, 故天水自古有 “羲皇故里”之称。今陕西、河南、山东等地均有伏羲传说遗迹,是伏羲部族向东流动迁徙的证明。今天水市有两处伏羲庙,一处在北道区三阳川卦台山,始建于金代昌明年间 (1190~1196),历时800余年; 卦台相传是伏羲画卦之处,尚有分心石、龙马洞遗迹。一处在今天水市区西关,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 (1483年),历时500余年,相沿成为全国性的伏羲祭祀中心。天水伏羲庙原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6600多平方米,有新旧建筑76间。1988年恢复祭典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有海内外众多炎黄子孙前来参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